3)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马光逝世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大威胁的前年冬旱和今年春汛,不知道接下来的继任者可能就要为司马相公这一年多来的“宽政”背锅。

  因此司马光的名声,在他死后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平生孝友忠信,自少至老,语未尝妄。

  曾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

  苏轼曾经评论过司马光之所以感人心动天地者,概括起来就两个字,曰诚曰一,当时的知识分子以为笃论。

  但是事情又得两边看,诚者近迂,一者近执,又迂腐又执拗的人做宰相,对国家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情。

  不管如何,好歹事情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这个时空元祐元年的九月里,司马光在上到高滔滔和赵煦,下到天下万民,甚至是外国君臣的心目中,都是人臣典范。

  司马光指明让苏油治丧,很难说内心里没有利用自己的名声,帮苏油刷最后一次光环的想法。

  方向不一定对,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是无疑的。

  不过苏油并不感恩,甚至还有些哭笑不得。

  因为这一年多来,他为了拖延狙击司马光,可以说绞尽脑汁费尽心力。

  如果老头在天之灵得知苏油对他的死甚至感到了一分庆幸的话,不知道会不会也一样的啼笑皆非。

  苏油回到京中第一件事就是上书朝廷,司马公的丧期与神宗皇帝配享明堂的吉期相冲突,申请将司马公的治丧之期延后一日,方便百官致奠。

  程颐在经筵讲学,多用古礼。苏轼谓其不近人情,深疾之,每加玩侮。

  程颐与台谏交好,苏轼在翰林学士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两者因此关系越来越恶。

  真实历史上明堂降赦,臣僚称贺完毕后,两省官欲往奠光,程颐以为不可,搬出古礼道:“子于是曰,哭则不歌。”

  坐客有难之者曰:“孔子言哭则不歌,不言歌则不哭。”

  大苏就在旁边说了句俏皮话:“此乃枉死市叔孙通所制礼也。”

  当时众皆大笑,两人遂成嫌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