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点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地匠户自建的小高炉了。

  小高炉比较简单,高度也只有三米多,方形,建立在山坡上,方便上部进料,底部出铁水。

  模样跟二林部的差不多,不过苏油一看就知道这还是一次性的炉子。

  于是转头对沈括说道:“沈青天帮人没有帮到西啊,你让老关这么搞,这成本也太高了吧?”

  沈括说道:“我就随便说了两个点子,要是技术讲深了,老关一个小作坊也做不了。”

  “怎么就做不了?”苏油不信这个邪,待到详细考察了高炉一番之后,才发现……还真有点麻烦。

  其实也不是做不了,而是再稍作改动,就会导致设备成本和技术难度的增加,不是老关头一个小作坊能够承受得了的。

  不过也不是完全一点办法都没有,比如改造高炉底部结构,增加钢壳、腰部水箱,就可以延长高炉使用寿命,最起码能够持续使用两年,大大降低造炉成本。

  不过这样一来,管理上就得精细,不能停火,必须招募伙计,施行三班倒。

  最终苏油给老关头画了个图纸,炉子减小,耐火砖加厚,这样能够保证炉内温度更高,一次性炼铁的量会少很多,但是因为连续不断,一年下来总产量会高得多,相比炼一炉毁一炉造一炉,成本也低下去不少。

  炼出的铁水含碳量高,就按照大宋最原始的办法,反复锻打成熟铁片,放入模具再浇灌铁水,就可以降低整体含碳量,经过锻打使之融合成钢材。

  这就还得有个水力锻床,将机械的力量给利用起来。

  又画了一张图纸,轴承等关键部分苏油说送老关头一套,算是接待自己的报酬,其余部件让老关头自己浇铸组装就成。

  等到给老关头解释明白,一天也就差不多了,苏油说道:“一天时间要改造工艺,难度的确有些大,差不多就只能这样。”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