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七十章 老张的有机化学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百忙当中的接见。小人这就告辞。”

  蒲珊走了,苏油拿起一枚银币在口沿上吹了一下,一副财迷的样子放到耳朵面前听了听声音:“无咎,两坛鱼露起码就能赚一个银币,大利啊……”

  晁补之笑道:“老师,你真不是在逗弄那蒲珊吗?”

  苏油说道:“没有啊,我是一本正经地跟他做生意,这人不错,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

  晁补之说道:“可我怎么听说老师当年做的全是无本生意?”

  苏油点了点自己的脑门:“我的本钱,都在这里,怎么能说是无本生意呢?”

  有了血压计,说自己思考问题,应该可以指脑门了。

  蒲珊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苏油自己都很快就忘了。

  接下来他要关心的事情还很多,湄洲的三万多移民急需安置,需要的支持也是海量。

  好在这此交易会赚得有些吓人,于是他又大方地给沈括拨了三十万贯的物资过去。

  与此同时,苏油行文湄洲,蕴州,冶州,交州,宁海军。

  各处港口,开始建造炮台。

  而他则将张麒,石薇和平正盛叫上,开始了交趾郡内的巡查。

  大宋制度,各路转运使,均调一道租税以供国用,兼分巡所部,监察官吏。

  一年之中,得有半年在辖区内转悠,否则就是怠政。

  第一处就是冶州工业中心。

  苏油首先参观的,是如今大宋最先进的炼铁高炉。

  冶金工业发展到现在,从当年和石富一起,在可龙里苏家宅子后面搞的“土高炉”算起,将之当做是第一代的话,之后在二林部搞了第二代,渡口搞了第三代,三司胄案搞了第四代,郑州和商州搞了第五代,到了今天,已经是第六代了。

  在苏油参与到大宋钢铁业改造之前,大宋一个冶场,年产精铁四万斤左右,张方平曾在奏章中写道:“利国监总八冶,赋铁三十万斤。”就已经算是大监了。

  根据苏油在三司看到的档案,仁宗朝,大宋一年铁课,也就是各地铁冶上缴国家财政的铁产量,在五百万斤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北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