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9章 太祖教子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后世历史爱好者在研究大齐帝国官制时,经常容易犯下的错误是说大齐制度为齐承明制。

  从表面上看,齐国官制与前明颇为类似,仔细比较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在中央,以首相替代内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首相授大学士衔,正二品。

  设内廷大总管,东方祝为首任总管,大总管位列十二监、二十四衙门之首,与首相一起,有批红之权。

  区别于明制的一点是,武定皇帝对外戚勋贵势力颇为重视,另设成国公头衔,由外戚勋贵担任,与首相、大总管一样,亦享有奏章批红权。

  如此以来,大齐顶层便形成了相权、宦权、皇权、外戚勋贵四权分立的局面。

  首相负责对全国事务进行票拟,大总管与勋贵负责对票拟批红,最终诏令下达前,须呈皇帝御览。

  大总管下设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若干,掌印太监统管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掌东厂、镇抚司。

  齐中枢设六部,六部下各设清吏司,其中户部、刑部各十三清吏司。

  令设检察院、友爱寺。都察院由前明的都察院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友爱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由前明大理寺发展而来。友爱寺、检察院、刑部因同掌司法,合称中央三司。

  此外,大齐废除前明官制六科给事中,废除掌侍从,原先的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等职责,由训导官负责,御史亦被废除。

  在地方,大齐延续从元代便开始施行的行省制,仍旧为省、府、县三级,省府县三级主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为乡、村,乡村皆为农会、商会选出代表直接管理。

  大齐行政机构,远期规划为三京八十一省,三京为中京、东京、南京。

  八十一省除关内三十六省外、还有辽东四省、蒙古五省,朝鲜三省、倭国十省、安南国六省、真腊国三省、暹罗国六省、占城国三省、苏门答剌两省、爪洼国三省、湓亨国两省、三弗齐国三省、渤泥国两省····

  其中,均州一带的直隶府合称直隶。

  各省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下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行都指挥使司

  大齐与前明在军事方面的差别,后文会详细介绍,这里暂时不表。

  太初三年三月,武定皇帝颁布诏令,委任原吏部侍郎葛业文为河南巡抚,南明降官路振飞为湖北巡抚,两人在洛阳谢恩后,立即分赴开封、襄阳,走马上任。

  为加强对新占领区的统治,避免大军东征朝鲜期间后院起火,各府州县的官员都换成开原系老人,一大批从学堂毕业的训导官、商会学徒进入府州县衙门任职。

  在大清洗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农会,凭借着武力支持,架势牢固掌握县以下权力,代替了原先依靠宗法、族长统治乡野的“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