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80章 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初九日,沉阳城,经略府邸,客厅暖意如春。

  杨镐将一道奏疏放入信封,盖上火漆,长长叹了口气,颓然坐在太师椅上。

  他不是天神下凡,这次启用前,还在河南老家“鳏居一室”,无所事事近十年。

  对女真的变化、对明方的变化都不太熟,即使当年巡抚辽东,精力也主要放在蒙古身上,对建州鲜有顾及。

  对杜松、马林,他又了解多少,朝廷又给了多长时间让他磨合呢?

  不要说什么四路大军令行禁止,布置统筹完备,就是把这群南兵北兵调来辽东,凑到一起,杜松刘綎李如柏没有先打起来就算给自己的面子了。

  况且,这四位主将,无论是李如柏还是刘綎,亦或是马林杜松,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

  怪只怪,万历老皇帝怠政多年,明军将领早已断层。

  朝廷情况怕真可用“无人”来形容了。

  礼科给事中亓诗教所言:“此时朝中见在之人,内阁止一人,尚书止四人,侍郎止四人,科臣止七人,台臣领差在京者亦止十人,总之则不满三十人也”(注释1)。

  朝廷缺员之严重,从杨镐的推选,便可见一斑。

  按照本朝祖制,辽东经略须从辽东巡抚中产生,至少能做到熟知虏情。

  近十年辽东巡抚的任职有:赵楫、张悌、李炳、杨镐、张涛、郭光复、李维翰七人。

  其中张悌未赴任,郭光复死于任上不用考虑;赵楫是因为着名的宽奠六堡事件被罢,李炳因为长定堡失事被罢,李维翰正是抚顺失陷待罪人,都不可能;张涛任内发生了努尔哈赤质子事件,再加上本人年纪也大了,万历四十六年年底就死了,也不可能。

  这么一排下来,最有可能产生经略的历任辽东巡抚,不就只剩他杨镐了吗。

  杨镐收回思绪,将信递给身边一位年轻幕僚。

  “石民,快马发往京师。”

  茅元仪,号石民,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万历四十六年,以知兵之名被任为赞画,随杨经略督师辽东。

  “经略,有句话,小人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

  茅元仪再次行礼,语气急迫道:“眼下大军惨败,东虏猖獗,辽沉人心不定,若坐视刘綎乱兵蜂起,不发兵救援,开原铁岭恐亦将不保,到时圣天子追究下来,经略怕是凶多吉少啊,不如先招降刘綎,再从长计议·····”

  杨镐苦笑一声:“四路大军,两路败亡,李如柏不知所踪,精锐尽失,辽沉城中能战者,不过区区数千川兵,自保尚且不够,如何能增援开、铁,至于招降刘贼····还是等援兵四集,再做计议。”

  说到这里,他将拳头攥紧,轻轻砸在桉几上:“石民,你还年轻,不知刘贼德行,当年在朝鲜时,刘綎蓄养娼妓,与倭寇小西行长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