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5章 宗族势力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的地方就是有天然发展的动力,广州这边自大明光复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政策,也没有针对性制定发展规划。可当李振新到这里后,发现这地方的情况一点不比重点发展的城市差。

  商业繁荣、百工兴旺,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里并不是只有广州城发展的好。这边是以广州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城市发展群,周边的佛山等城同样发展的不错。

  工商并进,是广州的一大特色。这些年里,不但传统的产业恢复良好,还引进了好些北方的制造业。比如搪瓷、瓷砖的生产规模就不比北方小。他们甚至连自行车制造产业,也发展的不错,广州这边新起来了几个大型自行车厂,抢了好些个北方老厂的订单。

  人比人气死人,同样是城市,朝廷花了大力气在北京和天津扶持制造业,可这两座城市的情况依然不令人满意。反倒是没怎么关注的广州,人家各种制造业都有,大有和北方制造一争天下的气魄。

  “总裁、这边是我们新建的海运码头。里边引进了很多天津港和松江港用的机械,码头建成后规模一点不会比北方的大港差。”广州城的官员很是自豪的领着巡边而来的李总裁在广州新港视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李振新的带动下,现在朝廷大员到地方视察,最爱去工业区、码头去转。这次来的是李总裁本人,当然更得把他老人家领过来看看了。

  “码头建设的不错,没有朝廷的支持,你们自力更生!这一点值得其它地方学习,发展经济本来就是地方政府最大的职责,经济发展的好、老百姓生活富裕,就是为官一方最大的政绩。你们广东官员对此认识的很清楚,是天下官员的表率。”

  “下官们干这些事是份内之则,当不得总裁如此盛赞。”

  “当得!干出了成绩就应该受到表扬。对了、你们这码头营建的时候,考虑没考虑设立大型交易区,方便进出口的商人们进行交易?”

  “有考虑,交易区是和码头配套一体建设的。我们专门到天津和松江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学习他们在码头和港口建设上的先进经验。”

  “好、取长补短,虚心求教。这就是你们这边能发展好的原因。当然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得注意整体教化的提升。你们广东这边别的都好,但有一样。宗族势力影响大,百姓们注重小团体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利益,但在公义和国义上观念淡薄。朝廷的政令律法,甚至还没有宗法有权威。这事一定要重视,得下大力气根治。”

  李总裁怎么啥事都知道?连咱们广东这边的顽疾故障都如此了解?陪同的广东官员们心里充满了疑问。

  百事通李振新当然知道这种事了,广东、福建一带的宗族起于唐末五代乱世,兴于南宋,到明末的时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