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1章 见异思迁要不得_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定主意的时候,隔壁房间又来了新的学子。特意从下面的县,来到这里报考山河书院。

  严辞搬去了书院,他的房间就空了出来。

  新民县的房子,从来不愁租。

  很快,房东就将空出来的房间租给了新来的学子。

  新来的学子新陈,也是个童生,二十来岁。

  王学成很好奇,“陈兄,你为何选择这个时候报考山河书院?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平平而已三元公,你没听说吗?”

  “听说了啊!正是因为听说了平平而已三元公,我才下定决心报考山河书院。”

  “这是为何?”

  王学成越发糊涂。

  陈童生笑了起来,“王兄以前也是在老家读书吧。”

  王学成点头。

  “王兄对老家的书院,就没一二体会吗?”

  王学成脑子反应慢,一时间没回过神来。

  陈童生自顾自继续说下去,“像我们这样,没有家世,没有人脉,甚至连钱都没有的学子,全靠自己拼尽了全力,靠着全家人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这一路走来,其中到底有多少艰辛,王兄应该比我更清楚。”

  王学成连连点头。

  读书说起来容易,对于没家底没人脉的农家子弟,真的太难太难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绝非夸张,而是写实。

  秀才刷下去一大批。

  乡试又刷下去一大批。

  可以说,能考中举人,参加会试,都是人中龙凤,运气和实力兼具。

  这其中,绝大部分,又都是官宦世家出身的学子。一穷二白的农家子弟,能坚持到会试,简直是凤毛麟角。

  九成九的贫困书生,都止于秀才。个别考上举人。

  至于进士,估摸着一万贫困学子里面,才能有一个农家出身的进士。

  这是现实。

  只要选择读书一途,就得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

  陈童生继续说道:“乡里面的蒙学,县里面的书院,我们读书的地方,十年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除了当地的人,还有谁知道?书院名不见经传,先生同样名不见经传。教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平平而已。

  从这样的书院出来,王兄可曾想过,我们最好的结局是什么?考中秀才,做个蒙学教书先生,就是我等最好的结局。一辈子,止于乡间,名声不显。”

  王学成弱弱的问道:“这样不好吗?”

  陈童生笑了笑,“既然好,王兄为何又来报考山河书院?”

  王学成实诚地说道:“我是为了奖学金。”

  陈童生说道:“我亦是为了奖学金。以及我不想人生止于乡间秀才,蒙学先生。平平而已三元公,多大的名声,天下皆闻。

  而冒着天下非议聘请三元公的山河书院,名声也即将传遍天下。县里面的书院,别说一百年,就算是两百年,也攒不下这么大的名声。在天下最有名的书院读书,跟随最有名的先生学习,他日还能光明正大拿国子监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