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招兵买马的开始_锦衣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过要考较我来着,这几天混忙,竟是忘了。”

  他从南所里回家后,哈铭就去张府里看过张佳木,但当时张佳木肩膀上还有箭伤,又受了杖责,当然没法考较功夫,这会哈铭又来找他,当然就是因为明儿就要开始射柳比武的原故。

  这位师傅,神神秘秘的,但是对张佳木的关切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好了!”张佳木转过头去,向着庄小六和曹翼吩咐:“你们给我办第一件差去,我有东西,放在南市街孙宝良家,你们去给我取来。”

  吩咐完了两个伴当,张佳木与任怨两个拾阶而上,一进了门,刘勇正坐在门房里发呆。

  现在已经是申时,天早黑透了,风也越来越大,冷的邪乎。

  这个天气,街道上已经不见几个人影,店铺也差不多要关张了,刘勇这个总旗不回家抱孩子去,留在这儿干什么?

  张佳木与任怨对视一眼,大致猜到了刘勇的来意。

  “刘总旗,你来的正好。”张佳木笑道:“一会我们喝酒吃火锅,你也来!”

  火锅这玩意虽然由来已久,元明清时已经快成型,但这说法还不多见,刘勇听了先是一楞,然后可能想通了是什么,于是忙不迭含笑应了。

  寒暄了一句,张佳木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刘勇大冷天的不回家,总不会是未卜先知,知道自己今晚要打牙祭?

  “大人,”刘勇会意,上前一步,低声道:“下官把那小子的底给查出来了。”

  “好的很,”张佳木不动声色,道:“说来听听!”

  “说起来,那厮靠山极硬。是司礼兴公公的亲戚,还不算远亲。所以,进了锦衣卫不说,还补了总旗。”

  话不必多说,张佳木一听就明白过来了。

  这一次,扫了东厂的面子,给他调派手下的时候,故意派了这么个有强硬后台的年轻二楞子过来,没城府无所谓,给他眼里添点堵才是要紧的。

  兴安可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当今内廷公公中的第一人,论起权势地位,谁能和他比?有他的亲戚在这,等于多了耳目在,没事还能给张佳木找事添乱,这个安排,想来是哪个公公吩咐下来,由锦衣卫指挥使刘敬和千户杨英共同操办下来。

  这种做法,说不上多有想法,但也不无用处。

  明朝武官法纪的败坏,也是从正统到景泰年间开始。先是正统年间的巡抚制度,靖远伯王骥当年不过是个兵部侍郎出任巡抚,在边关就悍然斩杀了二品武官都指挥使安敬,开了以文制武的先河。

  然后于谦也重巡抚制度,大设巡抚,现在十三布政使司并按察、都司之上都有都御史充巡抚总制,国家以文制武的制度算是差不多正式形成。

  在内朝,宦官监军提督京营也是在正统和景泰年间开始,宦官司礼监凌驾于内阁之上,也是正统年间开始。

  至于宦官子弟补授为锦衣卫和京卫武官,使得明朝武官渐渐又多又滥,国初才一万多武官,到嘉靖年间就有八万多人,都是正统和景泰年间造的孽。

  武官比狗还多,钱粮大权也在文官手里,又不经过考试,烂鱼死虾脏的臭的,上不得马开不得弓箭的一样能当武官,文人好歹要考试吧?所以明中期后,文看不起武,其实也是有道理在的。

  “好,”张佳木用嘉许的眼神看一眼刘勇,笑道:“我知道了,咱们先不去管他,老刘,进来喝酒暖身,一会火锅到了,咱们涮锅子!”

  ---------

  本书算是写的极用心了,还有不少段子故事在后头,不敢说写本怎么好的书,但已经是出尽全力。

  期望大家能和我一起把这本书完成,喜欢我的朋友,期待你的推荐票和收藏。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