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朝局之变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鼎臣听了道:“那可不一样!阁老大人您都坐了3首位了,皇上立谁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

  见严嵩没表态只是干笑,顾鼎臣又问道:“只怕有人居心不良,这么多的官员一同上奏明显是有人推波助澜,这是图谋不轨啊!看来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也是,不过恐怕也是枉费心机了!”这话里话外自然是明里暗里的抨击严嵩了。

  “我们的严阁老已经率先一布了,正是可喜可贺,只等皇上圣旨一下哎,您就是咱内阁的拍板总舵人了。”

  严嵩把持着愤怒,喜怒不形于色,他笑道道:“九和兄所言极是,只不过一切都是皇上金口玉言,我等身为人臣,在君后议论这样的军国大事是否有些欠妥?瞿兄说是吧?”严嵩将球一下子踢到了瞿銮那儿。

  瞿銮知道严嵩有句话是顺则昌逆者亡,党同伐异、排除异己历来是他的行事风格。只是,现在他们已经无法阻止大势,只能和严嵩巧妙周旋下去,尽量不让朝堂成为严嵩的一言堂。

  当下老瞿銮捋着须笑道:“严阁老说的是,这是臣子本分嘛!”

  不过瞿銮没有往下面引申,他知严嵩找他只不过作挡箭牌抵挡一阵罢了。这时他顺势将皮球再次还给严嵩:“那这些奏折就由严阁老一人把关吧,我等就不掺和了,这也是避嫌吗!”瞿銮都要避嫌,还要让严嵩来票拟,这句话是在狠狠地抽他严嵩的老脸!

  顾鼎臣当下道:“仲鸣兄所言不错,既然如此那就由有劳严阁老一手操持了,我等也要避嫌才是。”

  顾鼎臣和瞿銮已经表了态,张瓒和许赞两位也是立刻出言附和,二人都道严嵩柄国有功,操持庶政有劳什么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和严嵩打马虎。就是要和严嵩唱空城计,看他一个人怎么处理这大明帝国两京一十三省的政务?

  严嵩晒然道:“几位仁兄如此瞧得起严嵩,严嵩倒是感激不尽了!”他道:“不过在皇上圣旨还没有下达之前,老夫也是不敢僭越的了。”说完他起身回到原来次辅的位置不甘心的坐下。该低声下气时就要忍气吞声这一点对于严嵩这位官场老手来说不算什么,经历那么多风雨这么点小事还不至于为难他。

  瞿銮、顾鼎臣四人听了垂下头,看来严嵩的确是软硬不吃的人,这一点他们从此深信不疑,但却更加的严嵩重视了。

  内阁因为夏言的致仕而闹得唇枪舌剑,双方剑拔弩张的,虽然这会儿消停了,但是内廷的戏份才刚开始……

  玉熙宫中,灯烛辉煌,龙书案上,堆满了弹劾严嵩的奏疏,足有几十封,而其中最有分量的要算瞿銮的一封奏疏。

  他除了弹劾严嵩诽谤君上外,还把宣大三府三镇的粮饷军械贪墨的罪名都推给了严党,说什么朝廷大军回京之时,鞑靼虽有余孽未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