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华龙服饰公司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地进入到生产环节,这就涉及智能服装制造系统了。

  智能服装制造系统有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软件部分还是有软件公司负责开发,而硬件部分则是由精密仪器公司开发。

  当设计软件出了设计,可以直接点击进入生产环节,然后设计图纸的具体参数就会进入到智能服装制造系统。

  该系统会扫描设计图样和设计参数,然后进入到智能选料和智能裁剪环节,将裁剪出来的各个部分通过传送装置进入到缝纫环节。

  这个环节则是通过智能扫描系统将智能工作台上的服装的各个部件状态实时反馈到系统中,系统根据情况,对工作台上的服装部件做出实时调整,使得缝纫出来的衣服质量保持一致。

  后面则进入到质量检测环节,也是先通过高分辨率扫描系统,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然后进入人工检测环节,筛选出不合格产品,而合格产品则是进入到包装环节,这个环节也是主要由机器完成再配合少量的工人协助。

  而不合格的产品被挑选出来后,先看看是不是缝纫问题,如果是缝纫问题,则可以进入返工环节,如果是其他不可逆的质量问题,则就做报废处理。

  同样的生产量用工人数只有原来的10%,其实当初上这个项目的时候,赵一内心也很纠结。

  一是这个智能生产线并不便宜,初期投资成本巨大,还不如用人工划算,毕竟现在国内人工太便宜了,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

  二是如果大规模采用这种生产线,那么就减少了工人的使用规模,无法让更多的国内民众从这个产业链中获得利益。

  上面两点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扩大这种生产线,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单品价格,那么用工人数就会大规模减少,想要增加用工人数,那么这种生产线注定不能够大规模扩张,成本就居高不下。

  赵一不是那些普通的商人,仅仅追求自身的利益。钱到了赵一这个份上,已经仅仅是达到自己一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自己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赵一纠结的原因了。

  机械化和智能化肯定是未来的趋势,所以这个方面并不能放弃,而现在国内急需的则是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所以赵一在内部将这个智能生产线作为研发试点,后面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来进行生产。

  智能生产线赵一还会让旗下公司安排一些人继续研发,只是实验性质的建立几条生产线,自己不大规模使用,也不对外出售,甚至都不想让外界知道这事。

  等以后人工成本贵,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时候,或者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少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

  不过这个智能设计软件则是目前的神器了,必将助力服饰公司开疆拓土。服装行业门类太多了,按性别有男装和女装,风格截然不同;按年龄有童装、青年装、中年装、老年装;按风格有优雅风格、经典风格、中性风格、休闲风格、轻快风格、运动风格、民族风格、前卫风格等。

  华龙服饰公司不仅仅只做服饰,还有帽子、鞋子、腰带等产品,这些每一个也是门类很多。

  为了使得产品定位更加清晰,服饰公司基本上为每一个类别都创建了一个品牌,或者几个品牌来经营。

  如果没有这款智能设计软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视察了设计部门和唯一的一条智能生产线后,赵一又去了人工生产线视察,目前已经招募各个岗位的工人2万余人。这些还只是初期人数,以后会根据贸易公司的订单量来增加相应的用工人数。

  根据贸易公司的调查预计到83年,估计需要用工人数达到几百万人才能够基本满足贸易订单的需求,这是贸易公司自己的底气所在,遍布全球的百货服装零售超市渠道,让他们有信心让服饰公司的服装快速抢占全球市场。

  服饰公司也有这份调查统计分析报告,所以服饰公司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扩展做好准备,相关厂房已经在抓紧建设,相关机器订单已经发了出去。

  一切都要看贸易公司的表现了。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