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_配音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够让投资方赚钱的电影只有10%”的定律之下,如何保证每次都投到爆款?

  这个连最资深的电影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对营销公司而言,更不是万无一失的方法。

  不过这种并不保险的尝试,也只有头部营销公司们拥有入局资格。对于一些初创营销公司而言,能接到项目都不容易,为了维护资源、在行业中站稳脚本,即使知道是赔本赚吆喝,也不得不做,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赔本买卖,也有一票同行虎视眈眈。

  为了维持公司周转,一些公司将目光投向营销费用相对较高的网大网综。网综营销的预算是电影的好几倍,接网综是为以后更好的服务电影。

  但这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意味着巨大的人力消耗,长此以往服务电影营销便会成为奢望。

  公司利润稀薄的同时,从业者更是在收入上得不到满足。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些人选择离开;一些头部玩家选择将公司股权卖给上游公司、以寻求资本市场救赎的机会。

  也有人坚信,正确的营销价值应该和价格匹配、并未放弃探索……

  尽管如此面对这个能撬动大蛋糕的业务,尽管收入低、利润空间有限,可探索的增量业务都有巨大风险,但依然充满诱惑,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局外人入局。

  毕竟面对市场上永远无法预测的下一个爆款,营销公司们除了开足马力投入到新的战役中去,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当人们还在为《灵魂摆渡黄泉》四千多万的高额分账感慨时,《大蛇》在上线88天就创造5078万的新分账纪录,这一数字几乎是2017年网大分账冠军《斗战胜佛》的两倍。

  从头部影片的投资回报来看,《灵魂摆渡黄泉》和《大蛇》制作成本都在800万左右,头部网大已经从当年几十万的投资、回报几百万的水平上升到几百万成本、三四千万的盈利,对于从业者来说,从原本的有小利可图变成有大利可图?

  动辄七八倍、上十倍的投资回报,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大的掘金之中。在电影资本寒冬中,各电视剧项目、院线剧组纷纷采取观望甚至退出的时候,网大这边的风景独好。

  然而在这种热之下,扎堆横店的网大剧组们,有多少能挤进分账过千万的头部成为以小博大的幸运儿?

  数量减少的背后,是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政策对网大的把关。大量的网大积压在片方手里,因内容不合格面临着永远无法上线的结局。

  不在少数的网大耗资拍摄制作完成、花费时间和成本进行宣传,但上线后没多久就被下架。当赚钱的头部网大的繁荣给了市场很多希望时,纷纷开机的网大剧组们在探索如何力争上游之外,也许更应该避免成为那近500部播放量不过百万的尾部之一。

  网大到底有没有精品化的必要?

  政策把关之下,尽管网大头部影片的制作与院线头部影片相比仍然较为粗糙,但像早年主打黄暴等擦边球内容的影片在现在根本无法挤进头部,观众对内容质量越来越挑剔也促使早期题材、内容上失控的作品逐渐消亡。

  当早年在网大赚快钱的投机者被市场抛弃,能留下来的是已经具有生产头部内容方法论的头部玩家们,整个政策、市场环境,屏蔽了一些不太认真做事、投机取巧的内容制作方。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