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章 入阵(十四)_盛唐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裴寂显然和李渊心思一致,身为谋主他所想的比李渊更深了一层。

  “刘武周这等悍贼,所凭仗不过血勇,三鼓而竭不足虑。

  真正可虑者,乃是他背后的突厥人。

  若是能够让突厥知难而退,刘武周便不足为患,否则便是大唐之祸,亦是中原之灾。

  如今还只是执必一部觊觎中原,倘若那位金狼汗动了心思,到时候一声令下百万胡骑南下,只怕昔日神州涂炭惨剧将会重演。”

  “裴监所言甚是,可是光说这些又有何用,总要想个良策。”

  “速战速决挫其锐气,使胡虏不敢再生弯弓南下之心!”

  裴寂的语气听上去还是那般从容淡然,但是作为多年至交,李渊还是能感觉出在其平和的表面下拼命掩盖的躁动情绪。

  看来这位老友也不过是努力装出来的从容罢了。

  晋阳失守胡骑南下,立国未久的大唐情势危如累卵,这个危局自己看得到裴寂自然也能看到。

  他的身家性命和自己绑在一处,和大唐江山休戚相关,自然不会轻慢。

  之所以保持那副模样,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安心罢了。

  毕竟眼下他是少数能和自己畅谈机要之人,如果连他都慌了,自己又何以自处?

  这才是人臣本色。

  李渊心中对于老友又多了几分赞许,越发感觉自己这次的安排不差。

  三胡已经把局面败坏成这副样子,河东的兵权肯定要换手,援兵的主帅也得精挑细选不能再出差错。

  如今李唐麾下文武云集,但是这等大事不是等闲人可以承担。

  这次自己选定的主帅,便是老友裴寂。

  一直以来裴寂担任的都是文职,并没有自领一军征战沙场的经历。

  不过李渊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昔日群雄逐鹿中原,多少书生拜大将,一样可以建功立业。

  不管陈庆之还是谢艾,都是以文人统大军立下赫赫军功的典范。

  他们可以做到,裴寂为何不能?

  虽说不曾领兵,可是一直以来裴寂追随自己赞划军机出谋划策,表现出的才具足以担当一军主帅。

  何况他是河东裴氏子弟,本就是曾经得到家族之力栽培。

  如今靠着从龙之功以及和自己的交情,突破了血脉限制位极人臣,家族对他的资源倾斜自然更甚。

  河东裴氏枝繁叶茂,族中子弟不乏弓马健儿。

  瓦岗军中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就是河东裴氏子弟。

  能够出一个裴行俨,自然就能出第二个。

  裴寂自己不曾经过戎马不算什么,只要有晓畅军事的子弟辅弼也就够了。

  原本担心裴寂对于此战重视不够又或者谋略不明,如今一番交谈下来,这点担心便化为无形。

  裴寂的心思和自己一样,知道应该速战速决,避免事态扩大动摇军心国本,更是不能让那位突厥金狼汗把河东视为可以猎取的肥美羔羊。

  主帅考虑如此周详,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