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1、献俘之路(六千五)_五代河山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梁城北面大道,并非正门方向。

  皇城靠着大梁城北面,很多官署都设在皇城北面,大军进出多走北面的封丘门、陈桥驿一段,而不从南面打扰百姓,南面人口密集,是百姓聚居之地。

  这次大军回来十分突然,史从云所带的将士人人有马,速度很快,自从过黄河之后,立即急行军,到大梁城外时沿途驿站官吏根本没有消息。

  史从云想要快速入城,于是找几个将领来边走边在马背上商议,想让大军暂时停留在陈桥驿附近,自己亲自带一百人去北门入城,如果能兵不血刃进去,立即控制城门,通知后续大军入城。

  为了保险,史从云原本想分别派邵季、王仲、王审琦、董遵诲等各率人马去控制其它城门。

  却被王审琦制止了,其实事到如今,王审琦等人也早明白他要干的是件什么事了,不过没有丝毫反对,“大帅,你打仗作事向来计划周密,以求万无一失。

  但这种时候某觉得不宜瞻头顾尾,应该义无反顾。

  北门距离皇城最近,进入皇城就能控制局面,其余各门并不重要,犯不着分神,说不定还会惹出事端,打草惊蛇。

  城外大营还有韩令坤两万人马,是个变数,只有迅速进入皇城,所有事情才能大定,到时候宫里一封诏书,把韩令坤叫入宫中,所有事情都解决了。

  何况就算一时进不去,如今官家不能乱理事,天下谁还敢拒大帅?”

  史从云愣了一下,他其实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对于自己影响力,他作保守估计,这是他行事打仗的习惯,想好最坏的情况,则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听王审琦的话,他突然发现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事到如今除了官家,谁还能压制他?

  当初赵匡胤陈桥兵变时,除韩通一人反抗到底,满朝文武无一敢反对。

  张永德不说,连李重进也立即写信要求进京拜见皇帝,结果被赵匡胤拒绝,最后逼得他造反。而符家早和赵家联姻,所以符家也没任何表示。

  即便是最终起兵造反的李筠也不是什么忠君爱国,从他的表现看,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当节度使的时候赵匡胤还是个无名小卒,现在居然是他当皇帝,心里十分不平衡,不服气。

  史从云现在的战功,威望,影响力绝对超过郭威,赵匡胤。

  而且五代这年头,几年换一个皇帝,大家心里没什么忠洁观念,盼的只是有安稳日子过,有安全感,所以赵匡胤篡位其实非常得人心,历史上没有哪次改朝换代是陈桥兵变那么顺滑的,每次都血流成河,唯独陈桥兵变,就一个韩通抵抗了一下。

  因为十三年前契丹人才兵入大梁,天下还在分崩离析,大家都对一个七八岁的人当皇帝根本不放心,谁都怕。

  人要最基本的首先要安全,然后要吃饱,之后才开始讲仁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