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2章 赶往竹顶村_女村长的贴身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扣点。”谈到工作,庞刚也叹了口气。

  徐方点点头,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二十分钟后就到了一处山脚。

  “徐总,车子只能开到这里,想上山就只能靠走的。”庞刚解释道。

  徐方下了车,也不矫情,让两人在前面带路,自己在后面跟着。

  本以为徐方是城里人,平时没吃过苦,之前庞刚还想背着徐方,不过当看到徐方紧跟他们身后,甚至比他还轻松,不禁惊讶道:“徐总,你这体力可以啊。”

  “以前练过,这点路还没事。”

  “那就好,待会的路更难走,一般人可真走不了。”庞刚带徐方又朝前走了十几分钟,眼前的路陡然一变。

  只见眼前一个陡坡,徐方估算了下,坡度应该有75度。地势也高,足有十多米。两根铁链子从上抛下,要是想上去,只能拽着铁链朝上爬。

  这万一爬到一半没抓住,掉下来不死也得伤筋动骨。

  这地方可真够艰难的啊。

  徐方的体力很不错,甚至一路上还帮持这兄妹俩不少,好赶不赶的走了五十分钟,终于看到了一处村庄。

  怪不得叫竹顶村,山顶四处是竹林,郁郁葱葱,风儿一吹竹叶沙沙响。一条小溪也不知哪儿是源头,汩汩流淌,叮咚声清脆悦耳。四处鸟鸣不断,如果不是交通太艰难,倒是个不错的居住地儿。

  这里大多是平房,住房用的屋子是砖石结构,其他不少建筑都由竹子搭建而成。

  原料充足,竹雕盛行倒不难解释。

  徐方对竹雕也比较了解,竹雕又称竹刻,是在竹制器具上雕刻的装饰图案和文字,或者用竹根雕刻出的各种陈设摆件。

  作为一门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被人喜爱,到明清时期大盛,是华夏文明宝贵的艺术财富。但因为比较小众,会竹雕的人很少,技艺大成者更是屈指可数。

  “徐总,您想要先看个景儿,还是先看竹雕?”小婉先问道。

  “主要看看竹雕,你们家有现成吗?”徐方笑眯眯问道。

  小婉点点头,清脆道:“有啊,有不少呢。除了我哥雕刻的,还是我爸、我爷爷、我太爷爷之前雕刻的,以前的老古件好像也有,不过时间太长,也分不清哪个是谁雕的了。”

  徐方心里一动,忙道:“那就先去你家看看,走吧。”

  庞家兄妹带着徐方朝前走去,村里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小孩、妇女或者老者。看到庞家兄妹回来,热情与兄妹俩打招呼,并询问徐方是哪儿的客人。

  兄妹俩也不知道怎么介绍,徐方则落落大方说自己是个游客,随便来村里看看。

  小婉的家在村子东边,旁边就是一大片竹林。

  推开院门,一老头正在院里喝茶,看到几人进来,急忙起身问道:“小刚,你怎今儿回来了?今天没上工?”

  “爹,今儿小婉的老板来咱家看看竹雕,我就带来看看,快叫徐总。”庞刚急忙介绍道。

  “徐总,快屋里来坐。”听说是小婉老板,老者急忙招呼:“小刚,你妈去你三婶家唠嗑去了,你赶紧把她叫回来炒两盘菜。”

  “大叔,你千万别客气,我也就随便看看。”徐方急忙拦住,问:“刚哥,你们家的竹雕在哪?能带我先看看吗?”

  “成,都在东屋放着呢,来看看吧。”庞刚应了声,打开院子东边的一间门。

  小婉和老头也都好奇跟了过去。

  屋内比较杂乱,屋子南侧角落有不少竹子、雕刻工具,北侧则有几个简易的架子,架子上堆放着各种竹雕。

  当看到这些竹雕,徐方眼睛不禁一亮。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