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7章 必须学财务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相关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才能对企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否则,财务报告所能反应的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将很难被发现,长此以往,这些问题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弥补的。

  不仅如此,债权人、投资人、企业律师、政府管理者、中间商、靠企业发薪水的雇员、甚至财经记者等等都应了解基本的财务知识,否则他们不懂选择合作方,不懂为客户打官司,不懂写新闻,容易被客户或者供应商欺骗,甚至一家企业明明经营状况摇摇欲坠,作为普通职员都还蠢头蠢脑地购买了公司的激励性股票。

  总体来说,学习财务知识最有用的一点是自保,是不被人忽悠,其次是投资,再次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职业方向选择。

  技能多,选择权自然就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而对于柴胡这类想进入投资银行的实习生而言,扎实的财务功底就是不得不攻克的一道难关。

  “会计一看就烦,数字一算就难”这种心理,柴胡如今必须要扼杀个精光了。

  明和证券是狼性文化,这种文化绝不仅仅体现在部门的业务指标上,更体现在项目组人员的分工上。

  国内一些大型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习惯于给所有入职员工划分领地。

  比如在一个IPO项目组,有同事专门做法律研究,有同事专门梳理行业和公司业务,有同事专门写财务分析。

  这些负责各自工作的同事即便去了下一个项目,也还是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如此安排有一个好处,就是项目组人员分工明确,人员流转效率高,每个员工就像一条生产线上负责某一安装环节的工人一样,他们只需在自己熟悉的环节上做到最好即可。

  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这样的公司体制有一个弊端,即无法让一名员工全方位发展。

  写财务的员工会发现自己做了五年投行还是只会写财务,还是无法独当一面地写出专业且高水准的行业分析,对法律案例的搜索技巧和法规梳理的系统思路也不熟悉,无法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保荐代表人。

  明和证券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归纳为:狼群放养模式。

  在放养过程中,狼群被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得自己找肉吃,好不容易杀死了一头母鹿,还得自己想办法解剖切割……

  尤其是在曹平生带领的第十六部,什么求生技能、捕猎技能都必须要学,并且必须尽一切可能快速学会,因为曹平生是一个没有任何耐心的人,但凡被他发现谁有短板,那结局就跟今日的柴胡一样:众目睽睽之下被骂到尘埃里、颜面丧尽。

  大多数有志青年潜意识都认为,丢什么都不能丢面子,连失恋分手都不能丢面子,所以第十六部不少同事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