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二章 虚空之境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此时深牢大狱,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一遍一遍重温经典,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只觉字字珠玑,句句耕心,与昔日所悟竟大不相同。

  “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是把天下势和力揣摩得最为深透的智者。白复怀疑老子本人一定武功盖绝天下,超凡入胜。

  “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这类描述,过去一直似懂非懂,现在豁然开朗。

  “致虚极,守静笃”,

  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虚极”这种闭关苦修也很难达到的太虚境界,白复在牢狱中竟然轻易突破。

  青城玄门心法本就是道家功夫,一旦唯道集虚,就会虚室生白。

  “心虚寂,犹如空舍宅”。不仅道门功夫有所突破,白复甚至还体悟到佛家‘空’的真谛。

  “虚极”亦是佛门的“空空”,以空舍空,是名空空,连空的本性也空掉。白复空空荡荡,好不舒服,自然而然,渐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境。

  心如虚空,诸魔不侵,道法归一。

  当白复止欲无求,把一切空掉时,一些变化却如萌芽,悄然生长。

  白复的下肢慢慢有了知觉。脚底的涌泉穴麻痒渐生,如同一个早已干涸的泉眼,竟有泉水汩汩涌出。

  白复的内力、真气已被摄魂妖女阿绮用化功**盗取。好比湖泊之水,被全部抽干枯萎。

  而这个泉眼,就是希望。水流虽小,但只要一直喷涌,终有一天,能将大湖注满,能让大河奔涌。

  老子、佛陀深邃的哲理,如一道光,照亮黑暗长夜。又如一道天梯,让白复从苦难之渊中,一步步攀爬而上。

  白复身心,日渐好转。

  ……

  一年后

  白复结痂的伤口完全愈合,血痂脱落后,在皮肤上留下龙鳞斑纹的疤痕。

  脸上的烙铁痕迹逐渐消退,但额头眉心中间的疤痕太深,留下了一道印迹。

  “嘀嗒”

  白复冥想禅定时,能听见牢房棚顶水滴下的声音,如同心律节奏。就在水滴落在石板之时,一滴水滴入心湖,丹田有了微弱变化,与之呼应。

  白复耳力大进,能听见风穿树林的声音,以无厚入有间。能听见风行草上的声音,疾风知劲草。能听见鸟雀扇动翅膀的声音,御风而行,扶摇直上。

  白复也能听见狱卒的脚步声。奇怪的是,这座牢狱似乎只关押着自己这一个犯人,因为从未听到过其他犯人的声音。

  白复隐隐约约听到在遥远的某处,似乎有人在呼唤自己,但声音太微弱,几无可闻。

  ……

  第二年

  叶落知秋。

  落雪时节,白复闭目冥想,禅定中,元神仿佛能够出窍。白复看见雪花飘落的模样、雪瓣旋转的姿态。

  白复这才知道原来雪花的形状极多,一种呈六棱,长而细,像一根针。另一种则呈六角,如晶莹薄片。每一片雪花形状各异,天地之大,却没有一模一样的雪花。

  白复能看见雨点下落的速度,雨滴间隙的大小。能看见狱卒的样貌,整日无所事事的状态。

  白复能看见峡谷森林中的飞禽走兽:

  鹰隼俯冲的瞬间,完美合理的弧线和轨迹,比任何身法都迅捷。蜥蜴捕虫,吐舌的速度比任何剑法都快。猛虎猎杀,扑杀时每块肌肉的控制运用……

  道法自然的武功才是最厉害的功夫。一代代宗师根据天地万物创出武功,自己亦可回到原点,改进这些武功。

  出道以来,白复所学甚杂,除青城本门功夫外、蜀中唐门、少林武功也有涉猎,就连剑圣、剑魔也倾囊相授。此外,徐太傅、长孙宴行的前辈也传授了许多园林、书法、绘画、乐曲等方面的技法。

  白复手筋脚筋被挑,武功已废,此生恐怕身如常人。如在狱外,断不会再生武道之念。但牢狱无所事事,正好将所有功夫归纳盘整。

  白复将习武以来历次交手,在脑海中一遍遍回顾,反复播映,试图找出缺失,加以改进。哪一招剑式可以简化,哪一种身法可以精炼,如何侵略强攻,怎样关山固守……

  白复如下盲棋,自己跟自己交手互搏。不知不觉,武道一途,勇猛精进。

  呼唤自己的声音再次出现,时远时近,听不真切。

  ……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