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八章 雁门战冢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进入战冢,说明汝是兵家弟子。吾不知距汝多少岁月,吾只希望汝这个时代,没有战火硝烟。

  吾一生用兵,也算略有心得,希望能对汝有所借鉴。

  其一、一战而定真名将。

  兵家之道,讲究一战而定。战争的关键就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百战百胜并非好事,若胜而不定,依然未能解决国事,还要耗费钱粮接着打,这种胜利毫无意义!

  其二,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吾十年不出战,赵国损失了什么?什么损失也没有,但兵士们焦虑了,匈奴焦虑了,赵王焦虑了,甚至一度将吾撤换。

  所以,身为主将,最要小心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的将心。最能毁掉你的,不是敌人,而是你的焦虑。

  其三,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但如果没有胜的形势,不可强求。不能取胜,就不要出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出手并非不作为,而是做切合实际的正事: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让自己不可战胜,越来越强。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可惜的是,千百年来,能明白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等待什么?

  等待形势变化,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

  敌人一失误,胜机就出现了。敌人不失误,吾等很难赢,或者战胜的代价太大,不如再等一等划算。”

  ……

  李牧一生所学,浩繁庞杂,犹如一座藏书楼。尤其是其戎马一生,沙场百战,经验丰富。许多战役都清晰地封存于战冢之中。

  除了兵法、战役,李牧的战冢中还封存了代郡、雁门郡的山川地图,大到燕山山脉,小到江河沟渠。

  何处可以伏兵,何处利于扎营,全都清清楚楚标注出来。

  白复如获至宝,收获颇丰。

  李牧身影即将幻灭时,他一按剑鞘,佩剑铿啷一声,从剑匣弹出,剑光绽放,冰冷深寒。

  李牧对白复道:“战冢方圆百里内,遍布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今夜雁门关外,杀气弥漫,闪灵乍现,应有不少伏兵,汝当慎之又慎!”

  说罢,李牧身影一闪,从兵域秘境中消失不见。

  李牧魂魄示警,不可不察。

  白复一睁眼,将身探出雉堞,雁门关外最黑暗处,鬼火闪烁,飘忽不定。白复立生警觉。

  白复找来鹰眼,让其放出海东青。

  鹰眼的海东青乃是唐军中最犀利的猎鹰,即便是夜晚,也能升空侦查。一盏茶后,海东青翱翔在千丈高空,发出不寻常的鹰啼。

  白复发出密令,安西北庭军,全军秘密戒备,敌军袭营,就在今夜!

  雁门关守将冯腾得到消息,赶忙过来询问:“白将军,据我掌握的军情,驻扎在云州(今大同)的叛军并无异动。

  这两日,长城一带的烽燧也无异象,何来强敌?”

  白复面色凝重,道:“对方是何路人马,我也不知。但这支大股部队,能潜伏到雁门关前还未被发现的,肯定不是普通叛军人马。

  这次行军,高度机密,朝堂内外,能知晓我军行军路线的,不过寥寥数人。

  对方竟然预知我方行军路线和时刻,提前埋伏在这里,准备伏击我们。不简单啊!”

  冯腾将军道:“即便对方有伏兵,也一定会埋伏在关外,比如桑干河或腊河谷一带。

  咱们有雁门关天险据守,对方也断然不敢今夜翻越长城,冒然进犯。”

  白复笑道:“咱们这么想,对手也会这么想。他们料定咱们出关前夜,一定会放松警惕。

  对手能悄无声息地潜伏到关隘城下,就定然有破城奇袭之计。

  若我所料无误,雁门关守军之中,必有内鬼。”

  冯腾听罢,面色凝重,道:“我现在就去清点人数,如有内鬼,此时定然不在营中。”

  白复劝道:“冯将军,谨防打草惊蛇。既有内鬼,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说罢,在冯腾身旁耳语一番……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