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十一~十五_平家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的一件大事。所谓堂众就是跟随学侣的童子,出家后成了法师【4】,或者成了服杂役的中间法师。自从金刚寿院的座主觉寻僧正统辖山门时起,令堂众们在横川、东塔、西塔这三塔轮流值宿,为诸佛供花,所以也称为夏众【5】,近年又称之为行者【6】,这些人颇有些把山门的僧众不放在眼里,并且屡屡争斗取胜。于是比睿山当局上奏朝廷,说堂众不服从师父指派,屡屡闹事,请速加讨伐;同时也将此事转告给了军事当局。因此,入道相国奉s/s了法皇钦旨,命令纪伊国的代理国司汤浅宗重等率领京畿兵卒二千余骑,会同僧众,向堂众进攻。那时堂众正在西塔的东阳坊,听到这个消息就在近江国的三家庄聚集兵力,然后又涌上山去,在早井坂构筑土城固守。

  同年九月二十日辰时一刻,僧众三千人、官军二千余骑,总计五千余人,对早井坂发起攻击。这回本想不至于失败,但是僧众想让官军当先,官军又想让僧众在前,互相观望,不能齐心合力,城内弩石齐发,僧众和官军全部被歼。堂众一边有各国的窃贼、强盗、山贼、海贼等,都是贪婪横暴,不惜性命的亡命之徒,他们拼死力战,所以这回又是学侣方面吃了败仗。

  【1】灌顶是佛教密宗在授戒时以香水浇注头顶的一种仪式。

  【2】真言宗说佛具备五种智,即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减所作智。五智光院是法皇建在天王寺内的堂舍,安置大日如来,别名灌顶堂。

  【3】灌顶时以五瓶盛五种香水,表示五智,故称五瓶智水。

  【4】法师原是美称,言其通达佛法,可以为人师范。但是后来失掉了尊严,仿佛中国之说和尚。中古时代的僧兵,纵横一时,后白河法皇把山法师的难以驾御比之为贺茂川的水。

  【5】佛教徒遵照印度的习惯,每年从四月十五日起九十日,在房内修行,称为结夏安居,在期间服役的杂役称为夏众。

  【6】即佛门弟子依法修行的人。

  十三

  山门灭亡

  自此之后,山门越来越衰落,除十二禅众【1】之外,很少有住在那里的僧侣了。各处山谷里僧院的讲演也多已停止了,本殿里的功课也停顿下来。修学之窗既闭,坐禅之床亦空;四教五时【2】,春花不复发香,三谛即是【3】,秋月亦复昏暗。三百余年之法灯,无复人挑;六时【4】不断之香烟,也将中断。当年堂舍高耸,三重楼台插于碧空之中;栋梁竞秀,四面椽头隐于白雾之间。而今天只有山风雨露供奉佛前;月夜的灯光,从破败的檐间透出;惟有早晨的露珠成了莲座上的装饰。

  到了末世,三国【5】的佛法也都先后衰微了。在遥远的天竺,昔日释迦弘法的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