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章 通天台_神话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到刘辩身后,躬身施礼,语气平静,听不出一丝丝兴奋。刘辩相信这不是贾诩在装。对付王允,对贾诩来说太轻松了,根本不值得骄傲。

  “文和,你说说看,孝武皇帝内削诸藩,外拓四夷,为什么却没能留下好名声,反而怨声载道?”

  贾诩沉吟片刻,淡淡的说道:“因为这只是他一个人事业,不是所有人的事业。”

  刘辩品味了片刻,微微一笑:“朕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他是一个独夫,所以他的臣民也没有把他当成领袖,而是当成敌人。”

  贾诩眨了眨眼睛,一抹笑容从眼中一闪而没。“陛下,孟子说得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孝武皇帝心中只有他的功业,没有天下臣民,天下臣民心中当然也没有他。”

  刘辩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再往浅白了说,其实还是利。百姓为他的征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没有从他的征伐中得利,当然不会把他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贾诩皱了皱眉,若有所思。

  刘辩没有解释,他相信以贾诩的聪明,很快就能明白他的意思。在对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征服了不少匈奴部落,投降的匈奴人成了他的臣子,对他来说,这是值得夸耀的功绩。可是,那些为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财富,甚至付出了性命的百姓却没有从中得利,很多人还被他赏赐给匈奴人,成为匈奴人的奴隶,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不得不说,汉武帝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把子民当成子民,在他眼里,也许大汉的百姓真的和两脚牛羊差不多。不仅是汉武帝,其实很多皇帝都是这样的看,所以州长者才会叫牧。牧者,放牧也。放牧谁呢?当然是那些百姓。

  这就是所谓的君之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对于普通人来说,国人就是不相干的人。你的事业,与我无关。

  “文和,这次从九原回到甘泉,朕只用了五天时间,甚是便利。”刘辩转过身,欣赏着甘泉山的秋景:“鲜卑初服,尚未安稳,西羌未平,万里西域更是盼王师如盼父母,居于洛阳,多有不便。朕想迁都长安,天子守国门,你看如何?”

  贾诩心头一喜。等了很久的决定,终于从刘辩嘴里说出来了。迁都长安,是西凉人的心愿,也是他贾诩的心愿。不过,贾诩可不是那种毛头小伙子,片刻的喜悦之后,他提醒道:“陛下,迁都乃是大事,要慎重才行。”

  “这当然。”刘辩点点头:“特别是在山东未平的情况下,迁都长安,难免有示弱之意。所以,朕会在长安停留一段时间,却暂时不会宣布以长安为都,等大臣们适应一段时间,再说不迟。”

  “陛下思虑审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