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千零一)“苏丹”对“女王”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漆管从开战到现在时间讨尖得并不算长小但夭论是从人登万以装备及物资方面,俄国都遭受了巨夫的损失,却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沙皇已经有些感觉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俄罗斯帝国迟早愕走向崩溃。

  “我们还在想办法同中国方面交涉,我认为这次生在太平洋上的不愉快的事件得到和平解决之后,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外交大臣萨佐诺夫说道,“对于能够赚钱的生意,中国人向来是不会拒绝的。”

  “可即使中国方面同意向我们提供武器,我们也将付出夫量的金钱去购买这些武器。”俄军总司令,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大公说道,“我们应该设法从我们的盟国英国和法国那里得到援助。”

  由于无法从控制西伯利亚铁路东端的中国得到武器方面的补充,各条战线上的俄军的处境都很艰难,虽然其它的物资还可以从中国购买。但相关的花费却是巨大的,也是俄国窘迫的财政所无法长期承受的。

  “是的,我们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我们需要盟友的支持。”财政大臣也说道,“如果英国和法国能够提供援助,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可以的到有效的解决。”

  “不错”外交大臣说道,“我们在东线的进攻极大的缓解了英国和法国所面临的压力,现在,是我们索取回报的时候了。”

  “我丝毫不怀疑我们的盟国是会同意的,但问题是这些我们急需的援助应该通过哪里运进来。”沙皇面色阴郁的看着众位大臣说道。

  听了沙皇的话,众位大臣一时间都没有作声。

  沙皇没有看他的大臣们,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的巨幅地图上。

  看着堵在黑海边上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版图,沙皇的心里隐隐生出了一丝悔意。

  其实在大战爆的几年前,在“协约国”集团正式成立之后,土耳其也一度积极想要加入进来,但出于和土耳其世代的冤仇,俄国不愿意同这个老冤家“化干戈为玉帛”坚决拒绝土耳其加入协约国,结果使土耳其人感到愤怒异常,“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由于德国对土耳其拉拢力度的加大,使得土耳其逐渐投向了德国的怀抱。

  其实土耳其最终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责任并不全在英国人和邱吉尔大臣身上,俄国人自己的“推波助澜”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如今,俄国不得不痛苦地咽下因为自己当年的“短视”结成的这枚巨大的苦果。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扼守着黑海门户博斯普鲁斯海峡,退一步讲,如果当年沙皇的目光能够长远一点(以沙皇以前的种种表现来看,这个要求对他来说显得有点过分了),果断的同土耳其握手言和,促使土耳其加入协约国一方,那么在大战爆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援助物资就可以通过土耳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