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九章 内市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从都督府出来,穿过皇城时,正好逢内市开的日子,这内市是皇城每月开三次,早晨开始玄武门等宫城城门大开,由城中的净军小太监推着粪车将宫中积攒了不少日子的大粪全部推出,这在宫里是最脏最下贱的活计,一般都是有罪的和最下等的太监担任,但凡会吹捧两句或是有那么一丁点的灵气,都不会落到这种差事在身上。

  “臭掏大粪的”也是太监之中骂人最厉害的话了,当上净军,生不如死,也就比被直接仗毙轻一点的惩罚。

  不过净军们的痛苦却也是宫里其余人等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宫门大开,又有自西周时就有的前朝后市的传统,所以这种日子就是宫里人和外间互通有无的日子。而进行内市的地方就是在玄武门,也就是清虏入侵中原后因康熙名讳而改的神武门前到万岁山,也就是后世景山的一大块地方。

  内市也是京城诸市中最火爆的一个大市,倒不是说人如何多,而是来往者皆是宫中的人和外朝的显贵,最不济也是有相当实力的商人才敢来此。

  当时宫中的太监额定人数并不多,大约一万余人,还有不少分散在全国各地,或是在皇城与京城之中各自公干有差,并不全在宫城之中。

  大明的太监和清朝纯粹供洒扫不同,承担了很多行政和军事职责,比如司礼监和御马监,一万多太监和两千不到的宫女并不算多,毕竟明朝的西苑南苑南内和皇城都比清时大出很多,一直到万历亲政,从十一年后到末期,在万历的无节制之下,太监人数才爆炸式的增加,最终超过了五万人,具体数字却没有信的过的统计,估计是五万到七万之间……这已经很骇人了。

  此时的太监和宫女并不算多,而且也不能全部出宫,至于嫔妃是不可能出宫来的,整个内市,熙熙攘攘,多半是穿着各色服饰的太监和宫女,外朝前来的,衣袍都是十分华丽,不少文武官员在逢内市时都换了便服,带着几个小厮或是幼子,或是招呼几个好友,大家一起到内市来逛逛。

  当时的内市出品,全部是上等货色,不管是宣纸或是砚台等文房四宝,或是大宗的货物,比如绸缎,布匹,又或是各色古董器物,都是全部一水的宫中所出,当然也是有大商人带来的各色珍奇货物……当时很罕见的金自鸣钟,一排溜的摆在地上,每座都价在千两之上。

  倭刀,倭扇、香料、千里镜,各种珍奇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当时比起市面繁华,具有商业中心的作用,北京是比不过南边的几个大城市,比如苏州府这样的商贸中心,但比起人口众多,市面发达,货物齐全,特别是奢侈品之多,那是任何一个城市也不能和北京比的。

  和那些闲逛的文武高官或勋贵富商们不同,惟功的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