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零三章 斗气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医来了。”

  “李军医好。”

  进入车间之后,和问好的工人打了招呼之后,李从哲和艾敏两人开始打量着眼前的景色。

  触目就是几十台织布,织机的最下端是两个硕大的车轮样的转轮,然后就是钟表内部一样的种种切合的齿轮在不停的转动着,在最下方的地方是沽沽流淌而过的激流河水,不停的将这个织布机带动着。

  和水力纺纱机一样,原本的织布机是用人力带动飞梭,比起水力坊纱机来要落后的多,织布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纺纱的速度,将作司解决了纺纱之后又解决了织布,其实原理和骡马拉动机械相差不多,也需要泰西钟表匠师的合作,不过总体来说,辽阳的冶金能力和制造能力都足以完成这些设想,现在这些机器临水而修,水流不停,机器也就转运不停,相比较人力和畜力来说肯定要经济划算,并且相对稳定的多。

  只是这些车间的工人肯定是轮班了,织机是不停转运,空在那里也很浪费,就这一点来说工人也很理解,只是长期轮班和接触羊毛的人身体素质下降就快一些,所以工商司和医院方面给出的建议就是工人只能在一段时间内轮班,最好不超过半年,然后就是上几个月正常的白班,身体调理好了之后,再上一段轮班,这样循环往复要好一些。

  近来工人不满的原由就是轮班上的太多,因为辽阳的用工荒还没有彻底解决,新移民优先充实的是将作司等核心部门,这是上一回中军部会议时惟功亲自定下来的,下头的人谁也没辙,工商司是最后一轮能补充人力的部门,在一两年内,估计工人不足肯定还是制约工商业发展的一大原因,人力不足就只能这些老工人多辛苦,但劳动量上去了,福利却下降了,工人能忍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

  李从哲是驻点军医,这种事情那些民资医院是不会主动来做的,他们只是等病人上门,最多在上头的要求下组织几次下乡的巡治工作,在惟功和中军部的要求下,虽然没有搞“赤脚医生”这种培养农民医生的工作,但合格的医生尽可能的到偏远地方出诊也是必需之事,一则缓解偏远地方没有医生的局面,二来经常出诊也容易提高自己的医术。至于军医方面,宽甸和凤凰城等偏远山区都有派驻点,这里的工厂也有,相比民医,军医获得的资源更多,当然承担的义务也就更多了。

  甚至是上战场搏命也在所不辞,李从哲知道自己有两个军医同学已经在上次大战中不幸身亡,按理来说军医不该阵亡,但他们倒霉在后方遇着一队北虏突袭,在援兵赶来之前小队人马被斩杀殆尽,虽然后来当地驻军首脑震怒派出兵马将突袭北虏全部剿杀,可还是挽回不了人命的损失。

  对此李从哲看的很淡,有得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