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三章 家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坏事的时候常有。

  王大柱嫉恶如仇,这样刚直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哪怕他过去曾经是个把总,也算一个官员,最后成为乡老,也有一点权力,但是最后一大家子还是逐渐衰落。

  几十年过去了,当初抢了他功劳的上司早已因为腐败而被杀,他的事迹在家乡又逐渐有人提起,这才让第一舰队的文书们知道了曾经有这样一个战斗英雄被遗弃乡野。

  接下来的日子,就让这位老人如堕云中,不知东西南北了。

  首先是洞庭水师的一众高级将领纷纷来请,给他补了这二十多年的俸禄,然后就是为他授官田,建新宅,最后还把他他送到了京师来。

  虽然在当地的十里八乡,王大柱也算是个人物,但是这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洞庭湖的他,根本不能理解为何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还又翻出来给予这么大的嘉奖。

  特别他还见到了太孙,而这位龙子龙孙还能拉着他的手喊一声“老人家,你受委屈了。”

  刚强了一辈子的王大柱虽然比那些年轻人更世故,却也更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

  太孙的一句受委屈了,让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吃的苦都不苦了。

  他颤颤抖抖地登上了高台,上台后顾不上说话,先是跪下向着朱瞻基磕了三个头,才被他旁边跟着的一个文书拉起来。

  这个文书是他的翻译,他一辈子没有出过洞庭湖两百里,说的自然是当地的土话,没有一个说官话的助手,他的话会让人如同说天书,听不懂。

  会议正常地举行了下来,朱瞻基这两天也是哪里都没有去,耐着性子参加了这次的表彰大会。

  造星计划是他一直以来都非常想要实施的,在他的计划里,这些原本的普通士兵和军人,经过一番包装,要迸发出不下于中举,甚至是当状元的荣耀。

  当然这很难,因为整个社会对文人的推崇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如今整个社会的基础构架就是士农工商,士人位于金字塔尖。

  但是,能够读书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还是只会识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想要改变这种局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民普及教育,让人人都变成士人。

  但是以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来看,非常困难,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用五十年代时间,把教育程度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那就足够了。

  如今的人更少,整个大明也就五千万人左右,但是正是因为人少,所以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不能支撑下一代的全面的教育普及,连老师都凑不够。

  想要发展教育,一是要增加人口,其次就是发展经济。

  如果只是依靠大明的自身发展,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大明才需要去海外掠夺更多的资源,来弥补自己的经济。

  当南洋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到大明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