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四章 家宴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这里不远处是太祖陵寝,这些窝棚都还是朱瞻基让人搭建的,就是给周边百姓一个挡风遮雨的地方,也能赚几个小钱。

  这些人对朱瞻基的态度就更亲近了,有人喊了一声“殿下来了。”路两边就跪满了百姓。

  他从来不像这个侄儿,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所有人打着招呼,笑脸相迎。

  但是他也从来没有经历过,百姓由衷的跪拜。他们看向这个侄儿的眼神满是尊崇,这是他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的。

  路过了如今已经成为禁地的下马桥农庄,他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东西需要保密,也没有兴趣打听。

  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这是他用亲身经历换来的经验。

  但有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好奇,难道这里的东西,比夹江工业区那边还要重要吗?

  不过他也没有答案。

  马队很快抵达了后标营,这里过去就是东安门了。朱有炖的心终于松懈了下来,这个时候才感觉到了寒风刺骨,他握着马缰的手都已经僵硬了。

  朱瞻基这个时候回过头来跟他笑道:“六叔留在京城,要多敦促一下那几位作家,尽快将资料整理好,写出来话本。”

  朱有炖点头应道:“明日我就到你的别院,亲自监督他们跟那些英雄交流。”

  “內监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待话本写出来,就会大量刊印,发行于世。不仅各处书铺,就连官衙,县学,府学都会低价售卖。不要怕卖不出去,光是海军,我就已经预定了两万本,准备免费发放。”

  “只是……,这耗费是不是大了些?”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纸墨都是內监出产的,最多也就是耗费些人工。只要卖出一半来,就不会亏了……何况,这耗费真不大。”

  他已经看出来了,他这个六叔虽然贵为周王世子,也愿意接触底层人物。但不知道是不是跟那些穷酸接触多了,也变得穷酸起来。

  总体来说,眼界不够宽,魄力不够大。不过,搞文化思想工作,还是可以的。

  东安门处,刘万带着几个小太监在寒风中正打着哆嗦,看到朱瞻基他们回来,立刻就迎了过来。“殿下,时辰不早了,陛下一刻钟前已经吩咐摆膳了,要快一点。”

  朱瞻基点了点头问道:“我的衣服准备好了吗?”

  “在东华门内换马处。”一边说着,他就已经开始开始迫不及待向里面跑。

  因为大明皇宫建在整个城市的东南角,东安门是外城门,东华门是皇宫门,但是两道城门距离并不远。

  这东安门并不对百姓开发,内外城之间住着锦衣卫,內监,还有府军前卫三个不同的军卫。这里有一条对文武官员开放的小路通到承天门外,方便大臣们,还有来东宫拜访的勋贵们进出。

  要不然,总不能有人到东宫拜访,还穿过整个皇宫吧!

  东华门内是个瓮城,这里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