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朝议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重用。

  台下在激烈辩论,朱瞻基回头问了一下右下方的杨荣。“这俞士吉与袁复,爱卿认为谁更合适?”

  杨荣低声说道:“俞用贞伟度洪量,袁仲仁多谋善断,都不同反响。”

  杨荣此人的人品还是很刚正的,这两人能得他如此称赞,让朱瞻基有了一些兴趣。

  他向着不远处的孙林勾了勾手指,吩咐让他将两人为官经历的资料找出来。

  孙林很快就让人找出了两人的档案,呈交了上来。

  袁复此人为官一直比较顺利,一直是职官,稳步上升。

  相比之下,俞士吉的经历就要丰富的多了,还曾因家人犯事被牵连,贬为事官,后来更是被打发出京,担任襄阳知府。

  见朱瞻基很快就看完了资料,王彦这才提醒道:“殿下,这俞用贞和袁仲仁二人同为一科进士,关系莫逆,还是儿女亲家。”

  朱瞻基越发觉得有趣了,笑问:“既然如此,这吕震和夏元吉却各自推荐一人,显然是为了拉拢他们,说明两人能力都很不错。”

  王彦点头说道:“两人都曾多次赈济,熟悉赈济进程,都为可信之人。”

  高台之下,双方的争辩已经告一段落,在蹇义表达了对俞士吉的支持之后,就进入了投票环节。

  这个时候,早有准备的夏元吉显然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他推荐的俞士吉获得了更多的票数。

  随后,蹇义就定下了俞士吉,然后向朱瞻基报告复核。

  朱瞻基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任何决议,决定,他如果不同意,大臣们就要重新再议。

  但是朱瞻基既然对这两个候选人都也认同了,大臣们选出了俞士吉,他自然也不会无故反对,同意了下来。

  内阁这边,解缙立即奋笔疾书,写出一份圣旨出来。

  讨论完了户部事务,轮到了礼部。

  如今已经是四月,今年有秋闱,现在到了该决定各处学官,学正,考官的时候了。

  礼部需要拿出候选人,先与吏部进行商议,然后再拿出来供朝臣评议。每个候选人,只要没有恶行,劣迹,基本不会被否决。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每个人被委派的区域不同,油水,名望也就不同。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西南地区,自然是没有人愿意去的。因为那里人口稀少,文风不盛,能考出来的官员自然少一些。

  而两湖,中原,包括川中,属于中等地区,每年考取的进士虽然不多,但是也不会少。

  东南地区就是人人都想去的地区,因为每一届的进士,都是以这里的人居多。

  身为考官,在他负责区域出来的进士都是要拜师的,这种现成的老师,没有任何一个大臣会不愿意当,这可是一大笔政治财富。

  如今朝廷取士还没有区分南北,将举人分为南北,严格控制南方取士六成,北方取士四成,这是朱高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