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二章 安排与意外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穷二白,他们什么都没有,就只剩下穷命了。

  在陆地上打不过奥斯曼帝国,他们想要得到亚洲的香料,不得已,才发展航海。

  这直接造就了一个强大的欧洲。

  所以,他的许多应对措施就包括了遏制奥斯曼帝国,增强欧洲与亚洲的贸易,加大大明在欧洲的据点力量,扩大贸易份额方面。

  但是,他忽略一点,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得到的好处是隐性的,如今先冒出头的是占据了波斯西部的黑羊王朝。

  对朱棣来说,一个被帖木儿打的俯首称臣的奥斯曼,不值得关注。至于欧洲那些穷哈哈,更不放在朱棣的眼里。

  这不是朱棣短视,而是时代的局限。

  现代人很多看不起古人,总以为自己比古人聪明。但是又有谁能逃脱时代的局限,去考虑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呢?

  不要说几百年后,绝大多人都是得过且过,连明天的事都懒得去考虑。

  在这个时代,大明已经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能打败大明的,只剩下了大明自己。

  你现在让朱棣去关注一个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他即使就是听了朱瞻基的话,觉得朱瞻基的话有道理,又怎么会在乎?

  他现在费心来进行势力划分,主要还是觉得朱瞻基说的有道理,一个稳定的中亚,能让大明卖出更多的商品。

  所以,打败了帖木儿国,就不会允许一家独大的国家存在。

  而这个时候,朱高煦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从跟着朱棣出海,不去争皇位的朱高煦又获得了朱棣的欢心。

  对这个儿子,朱棣的心里是有愧疚的。

  朱高炽从靖难之役,就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当初朱棣不止一次说过,要把皇位传给朱高煦。

  但是,文官的反对,加上唐太宗的教训,让他犹豫了起来。

  之后朱瞻基逐渐长大,不止一次展现了超人的才华,让朱棣喜欢之极。

  朱棣与朱瞻基相差将近四十岁,孙子的才华再高,也不会直接影响他的权威。

  而朱高煦在战场上值得信赖,在如何当一个皇帝方面,却没有展现出应该具备的才华。

  过早给予朱高煦太大的权力,父子争权,加上文官的反对,所以让朱高煦就逐渐失宠。

  但是不管怎么说,朱棣对他是愧疚的。

  如今朱高煦已经被剥夺王爵,削为平民,现在他又主动要求出海,前往蛮夷之地发展,让朱棣心里的不满也就逐渐消失。

  父子俩一路上逐渐解开心结,为了支持朱高煦,朱棣甚至直接划给了朱高煦六千骑兵,让他到西洲去选一块他最中意的地盘。

  西洲的庞大,土地的肥沃,资源的丰富,都让朱高煦格外震撼。

  除开北部的沙漠地区,中部有巨大的热带雨林和草原,在这里,生活着无数的奇异的动物,有着各种各样的果木。

  南方的土地虽然略微贫瘠,那里却有着丰富的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