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 基隆见闻(一)_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一人的气势,配上干净整洁的红色窄袖排扣军服,行止中虎虎生风。

  那种顾盼自雄的勃发英姿,与别处明军的萎靡不振形成鲜明对比。

  郑芝龙细问下,才知道这些人是“警察”,和大明的巡防营一样,负责城内的巡逻、治安、救火、警戒等事务,还算不得是基隆军中的野战精锐之师。

  他们大多数是编练不久的新兵,是按照一甲一兵的标准从各处抽调上来到各个城池中服役的兵马。

  比起海上海贼、大明兵马来说,从观感和气势上已经强盛过不少了。

  “真正的精锐,那得说是双大营的兵!”基隆城的男女老少在提起自己的军队时,往往都是如此说法。那种语气和表情,让人觉得仿佛是在夸奖自己的子弟。

  这就更加引起郑芝龙的惊讶了。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衙役如同刀刀剃。”这是从南到北无比正确的真理。

  大明百姓人们对手中握有刀枪的人们,不管他身上穿的什么样的甲胄号衣,都是敬鬼神而远之,哪里还会夸奖一番?

  所谓的双大大营,便是顺天、戚家两个大营,分别驻防在基隆、新竹两处的要冲所在,充当着镇海神针的作用。

  这担任着治安巡逻任务的兵马,都是如此精锐,那号称主力之师的双大营兵马会是精锐能战到了什么地步,郑芝龙的想象不出来。

  算了!

  想不出来便不去想他,左右现在人在基隆城,总是有机会目睹一下这双大营的兵马究竟精锐到何等程度,较之内地大明家丁差距多少,比起辽东边军、后金喇叭兵孰强孰弱,到时候一看便知分晓。

  主意打定,便仔细观看起路旁的景致来。

  由于多年海上经商,郑芝龙养成了一个职业习惯,每到一座城市,郑芝龙总是最先观察当地的物价,米价、布价、油价、盐价、肉价,由此推断一个城市的活力,

  “南北口味,丰俭由人!包办酒席,大锅小炒,米面皆有!”

  一阵热闹的吆喝,将郑芝龙的从思绪中惊醒,身边的侍卫都用请示的眼神看着他,“大爷,咱们就在这家用晚饭如何?”

  看着馆子门口高高悬挂的牌匾幌子,“丰泰楼,好口彩!”

  里面吃晚饭的人熙熙攘攘,杯盘交错,猜拳行令不绝于耳。

  一阵面食的香气从用食楼的厨房之中飘出来,令这些自小便吃不到美味的汉子们有些拔不动腿了。

  几个白案师傅正在娴熟的揉着手中的面团,那面团在人们手里不断的变化着形状,随即被揪成一个个剂子,间隔着再撒上油水在面剂子中,擀平之后混上芝麻,撒上盐和其他一些香料,放到炉子里烤,不多时,一个香喷喷油光光的烧饼便出了炉。

  “走!进去瞧瞧!”郑芝龙也被这阵子香气勾起了馋瘾。

  一行人进了酒楼,寻了个阁子坐下,早已有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