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7 章 第 17 章_远近高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再敲了敲桌面,留下一套怀丰年馋涎已久的《银河英雄传》。

  怀丰年忙着藏书时,俞任掏出零钱给怀丰年母亲,“谢谢阿姨,很好吃。”

  “诶,你是丰年的同学,就不要这么客气。”怀丰年的母亲坚持不收钱,俞任却礼貌地坚持,“阿姨,您这样客气下回我不敢来吃了哦。”她妈妈最终收了,说了声,“再来啊。”

  她走了十几米就听到后面怀丰年的声音,小卷毛推了下眼镜架,将三块钱硬币塞回俞任手里,“说好我请客的,你这样就不把我当朋友。”

  “不把你当朋友就不会借出去那套《银英》。”俞任也问过怀丰年怎么看康德那么深奥的书。年纪应该在读初二、心思却像十□□的小卷毛摊手,“我爸爸教政治的,我家里除了这些老藏书没别的,其实我也读得一知半解。”这才有了俞任借书的下文。

  回头看了眼“丰年香”店外擦拭台面的母亲,怀丰年冷淡而不容分辨道,“一碗馄饨我还是能请的,我每天给家里打工忙活的工资也不止这三块钱。”请个小帮工每个月至少也得六百块呢。

  十三岁的女孩脸上闪烁着对人情冷暖地冷锐敏感,她见俞任脸上现出不解,拍拍她肩膀,“以后慢慢说,我先回去了。谢谢你。”

  俞任琢磨人的习惯又来了,她边走边琢磨着怀丰年的与众不同:她年纪小两岁,说自己五岁开始在外地乡下读五年制小学,说明家里对她期望很高;她母亲明明来柏州陪读顺便开店,可为什么要女儿每天帮工?怀丰年为什么说“不止这三块钱”?

  她得出模糊结论:怀丰年的母亲对于开店看得比女儿重要。所以什么陪读,可能是好听的借口。家长总爱给自己的事贴上一块“为了孩子才不得不如此”的招牌。相比之下,母亲俞晓敏那点因为孩子进不了实验班而生的气才是真情实感。

  除了琢磨怀丰年,俞任还观察自己的科任老师和其他同学,更多在反复翻看白卯生。

  白卯生说到做到,连着两个月的周末都不忘来找俞任,今天也不例外。俞任顿觉这个周末过得格外充实。

  紫色糯米丸子的头发染回了黑色变回芝麻馅儿,穿着朴素的运动装对俞任诉苦,“师傅和我妈三令五申我不能出格打扮,我不知道这怎么就算出格?”

  白卯生说戏校和育才很不一样,有人十岁不到就进去学习,她算年纪大的。好在这些年功夫没丢,四功五法还不错,因为是王梨的入室学生也被老师高看一眼。

  “论出格,那些去堕胎陪酒半夜翻出去和男朋友谈恋爱的算出格吧?”孩子心性的白卯生发觉和周围的姐姐妹妹近距离一比,她俨然是一株散发着柠檬香气的幼芽,如果不看身高的话。

  “你师傅和妈妈这叫防微杜渐,如果穿着打扮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