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神器!_三国:我爹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数人的书写材料仍然是以简牍和缣帛为主。

  曹植清楚地记得,这种情况要一直到了晋朝,造纸术传到长江流域,依赖着那里丰富的造纸原料产生较好的纸张,才会得普遍的推广。晋人盛行抄书、藏书等文化的普遍就是得益于用纸的普及。

  而事实上,正是因为蔡伦纸张在晋朝的优化普及,导致文化盛行、飞速发展,文化再也垄断不住,这才间接导致了隋朝科举制的产生与推行。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略过不言。

  不过曹植虽然知道历史上纸张的普及年代与简单的制造工序,但是真正怎么造出来纸,他却是一点儿也不知道的。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曹植想起了他的金手指——那个万能的笔记本,上去尝试着一搜索,果然就出现了纸张的具体制造工序,甚至就连时间与材料都标志地清清楚楚。活脱脱就是一个完整的造纸攻略!

  曹植大喜,有了这个造纸攻略,自己造出来纸的质量和速度都能得到一个很大的飞跃。于是立马拍案决定,将正在辅助杨修建造大魏书院的丁仪给喊了过来,让他负责造纸之事情。

  当然,仅仅是造纸还是不行的,想到这里,曹植一拍脑门,又用笔记本查出了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然后做成印刷攻略,一起交给了丁仪,让他去负责印发图书。以供大魏书院所用。

  丁仪接到曹植的命令,刚开始也是不明所以,但是当他经过亲自实现,发现了这两个攻略的实用性之后,也是眼色一亮,本来就极为聪颖的他,也是瞬间反应过来曹植此举的重要意义,于是欣然领命前去了。

  除了这些,曹植在干完这些后,渐渐也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金手指。于是又从背包中找出土豆和番薯来。

  如果曹植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土豆和番薯都是一千多年后才会传入天朝的,现在的大汉子民,压根就没见过这两种作物。

  这就让曹植看到了更广袤的商机。

  土豆和番薯,毋庸置疑,都是足以大规模生产,而且可以填充饥饿的农作物,与小麦,大米它们都是一样的,关键它们不但口味不错,其种植起来所需要的条件以及方式也不是很难,根本就不需要多么高的水平。

  如果能够将这两种农作物种植开,那么不但可以解决不少的曹军温饱问题,还可以广泛地对外贸易,进行商贸,获得极其巨大的经济效益!

  曹植看着自己手中的几块土豆和番薯,简直就是如捧明珠,现在自己手中这些感觉不怎么值钱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就是蕴含着巨大财富的宝藏啊!

  这每一块土豆与番薯,可就代表着无数的粮仓与铜钱啊!

  曹植心中兴奋不已,并且亲自操刀挖地种田,将这些土豆与番薯给种了下去。并且极为上心,每天都要到田里去拔草、施肥和观察他们的生长。

  曹植的这番举动,至看得那些不明所以的屯民们是热泪盈眶,一个个都争相告曰:“植公子身体力行,亲自下地种田,体会我们这些贫下中农的生活,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公子啊!”

  。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