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如此家宴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监就跑回午门,“皇上临朝,百官觐见”

  午门开,群臣分文武,沿着御道左右两侧步行至奉天殿外候乐。

  武将在左,文臣走右,这样上了大殿,在皇帝眼里就是文左武右。

  要是皇帝懒,赖床,好家伙那就有得等了,啥时候皇帝睡醒了,搂一把怀里的嫔妃,有兴致就在耽误耽误,没兴致就更懒得上朝,太监也会出去报信,“皇帝龙体不适,今日罢朝。”

  这群大臣就活该站四五个小时。

  皇帝自乾清宫出,南过乾清门,奉天殿里开始奏乐,朝臣踩着乐点入殿,各归其位,等礼乐一停,大臣们一定是站好的,要是礼乐停了还没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你也不用找了,去殿外跪着等处置吧,轻则罚俸思过,重则夺职廷杖。

  等皇帝一路南过谨身、华盖两殿,沿着奉天殿的西侧御道即将进入正殿时,内侍入殿唱“陛下临朝。”

  乐班奏乐,这个时候皇帝也该出现在百官视线之中,见则立拜,群臣和着点跪地,唱万岁,磕头。

  收乐的时候一定是皇帝走到龙椅这个位置,然后皇帝落座喊平身,乐班的首领敲编钟,编钟声音具有穿透力,哪怕有快要饿晕的大臣也会瞬间回过神,一听这个响,马上就会习惯性喊“谢陛下”叩首,起身。

  大家看电视剧都看过,皇帝一喊平身之后,有太监喊一句,“有本启奏,无本退班。”

  这套话,明永乐年之前用是合适的,明永乐之后这句话就不应该这时候喊。

  为什么呢?

  永乐之后,朝廷有内阁,皇帝每日上朝的头天晚上,内阁都拟好了章程,办好的事早都票拟好,上朝直接颁发,没办好的事就等皇帝上朝点名来办。

  点谁的名字谁出来解释一下这事是个什么情况,然后皇帝来判。

  哪能一上来就喊无本退班,要是皇帝带着气上朝,就打算责问某些大臣为什么这个事如此棘手,要找人麻烦,你一嗓子,大家伙都乐的闭嘴散朝回家暖被窝。

  堂堂皇帝总不能拉着大家伙,喊且慢,朕有话说吧?

  所以一定是大家伙平身后,太监喊一句,“聆圣训。”

  等将内阁没办好得事解决完了,皇帝一打眼色,这时候才是喊无本退班这句话的时候。

  大家都没事了,皇帝退朝,太监在唱,“退朝。”

  奏乐,大臣拜送皇帝,唱万岁。

  这时候不同上朝,这时候礼乐缓慢,大臣唱万岁也拖着气,一定得等皇帝离开视线之后,这最后一句万万岁才能喊完。

  总之一句话,凡是皇帝能看见大臣的时候,大臣一定是跪着的。

  以至于有一句话形容明清朝礼:“皇帝权威已达到无上之巅峰。”

  这一套套繁冗的流程就是礼法,大臣上殿,参拜君王,如果不奏乐,不响器,是谓:

  礼崩乐坏!

  朝礼繁琐却是必学,朱允炆先开口定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