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章:两件事(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代表,皇帝刚刚下令要清查天下的田亩之数,这不仅是掘士子阶级的坟墓,也是侵害了天下的粮长利益,因为田亩数越多税粮越多,而税粮越多则损耗越大,他们粮长就要补贴的更多。

  让严震直入阁,就可以稳定各省的粮长大户的心,让他们不至于听风就是雨的闹恐慌情绪,后续朝廷只要出台几项措施出来,这些豪强地主就不会吵吵着要翻天了。

  杨士奇这个提议解决掉了这两个麻烦而已。

  当然,除开这两个公事上的麻烦以外,杨士奇也是有私心的。

  举荐严震直,怎么也会为他加一点形象分,向外界展示一下他的胸怀宽广,毕竟好歹他也是内阁首辅了。

  以前为了升迁用手段也好、工心计也罢,弄得自己声名狼藉,现在为臣子的身份爬到了权利的巅峰,那就该想办法把自己洗白了。

  无论背后大家伙怎么非议,明面上他杨士奇也是对严震直有举荐之恩的,后者总不能在大庭广众再说杨士奇的坏话了。

  皆大欢喜的结局。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给了后者一个隐晦的赞许,随后继续开口道。

  “工部尚书空了出来,这个人选你们内阁拿主意吧。”

  大家便都明白过来,这是皇帝把工部尚书的位置让给杨士奇来定了。

  人家杨士奇前脚才举荐了严震直,给了郁新一份大礼,他推荐谁来接任,郁新和严震直但凡脑子没病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反对。

  念及至此,这些京官看向杨士奇的目光又更加火热起来。

  要抓紧时间向杨士奇靠拢了,这是条金大腿啊。

  圣眷之隆,连一部尚书的位子皇帝都可以大方的交给他,攀上这个登天梯,说不准下一次大朝会的时候自己的站位又可以往前提几步。

  “朕的两件事都说完了,诸位卿家可有本奏的?”

  看到自己打算做的事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朱允炆的心情还是很好的,他发现自从劳动阅兵之后,他现在真的是诸事顺遂。

  大明一些广为人知的大的弊政都基本被革除掉,基本盘将来只会是欣欣向荣,剩下的路就都只是一些细节上的小事,也就是社会的方方面面细节调控好就可以了。

  大家伙这才从乱七八糟的想法中回过神,开始按部就班的将各自署衙上个月悬而未决的大事拿出来奏禀。

  这里面,真正棘手的便是新任吏部尚书朱高炽的一份奏本。

  地方官吏的缺口过大。

  先是吏治革新,致仕的红线定下来之后裁汰了一两成的官员胥吏,随后又赶上波及大半个国家的士子运动,光死都死了大几百号人,更别提因事受伤、辞官的人数,省府一级还好些,地方县的管理完全是一片乱糟糟的光景,颇有当年空印案的几分神韵。

  “着翰林院尽快下派一批学子充各县县衙的缺。”

  蹙眉想了想,朱允炆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