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五章:育才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3章育才

  大明的建设在快速有序的推行,同一时间,各省兴办学堂的工程也在同时落实。

  自翰林院选拔出来的教师队伍,同着从工部刚刚印刷出来,还透着油墨纸香的各类书籍,赶着马车踏上了旅程。

  最早落实的自然还是天子脚下的南京城,几乎在建文六年的二月,第一所童学堂便率先开堂招生。

  这个新颖的地方吸引了整个南京的目光。

  一所全面免费的官办学堂,教哪些知识?

  南京城里的达官显贵都动了心,想着把自己家里的孩子送进去,于是纷纷找到应天府里去,陈绍也是头疼不已,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些平素里连见一面都难的文臣武勋打发走。

  上面的政策,这童学和少学那是只对平民阶层开放的,原则上不招收家境优渥条件下的孩子,外省还好些,上瞒下骗总能塞进去不少,他应天府就在皇帝脚底下,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干这事啊。

  三百个名额对于南京城来说自然是不够的,这座足足有着上百万定居人口的当世第一大城,在学堂开堂招生的第一天就堵的学堂水泄不通。

  报学的学生多了,这所童学堂的教谕:一个翰林院下来的讲读也就有了可选择的空间,他在这乌泱泱的孩子中挑选了三百个岁数都在五六岁左右的稚童补进了学堂之中。

  “分班授课,一班一百人。”

  南京城匠户新打制出来的课桌椅完全承袭了后世的模样,而非这个时代司空见惯的单人矮几形式,小小的长桌配上一条长凳,两个孩子就可以并肩坐在一起,接过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上好纸张上渲染着黑色油墨编订的书册。

  《国学:一年》。

  童学期只有三门课,也只有三本书,分别便是《国学:一年》、《数学:一年》、《品德:一年》。

  入学的第一年拿到的便是标注一年的书本,入学的第六年拿到的便是标注六年的书本。

  这是按照入学的时间,而非学生本身的岁数。

  哪怕是十二岁才入童学的孩子,也要从一年版开始学。

  等到结业,也都该十八岁了。所以在教育兴办的前期,这种超龄学生绝不会在少数,只有等到教育全面普及开,才会逐渐常态化,适龄化。

  “孩子们,育才之前先育德,所以在教你们知识之前,我要先教你们立感恩之心。”

  年轻的翰林学子是五年的同进士出身,他放下书籍面向这一群兴致冲冲,穿着学堂发放的统一制式素衫昂起小脑袋的孩子,肃然道。

  “你们将会通过识字而看书,通过看书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迎接一次人生的蜕变,而我,就是你们新生的引导者,记住我的名字:徐广。我是你们未来六年的师傅,也会是你们未来六年的师父。

  为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有育德育才之功,是以,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