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泉州(中)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

  “你们啊,赚了那么多的银子,为什么就不知足呢,别光顾着自己吃肉,偶尔也给别人一口汤喝。

  世人不患寡独患不均,这话朕都跟你们告诫了多少遍,贫富悬殊越大,矛盾就会越加的激化。”

  见顾语默然不语,朱允炆轻轻敲了几下桌面:“跟朕说说,你们都是操作的。”

  垄断从来不是一个人打声招呼,批个条子就能成的事情。

  皇商就算背靠着一众朱明皇族,也不能让人望而却步,说到底,这只是一群闲散王爷,手里无兵无权,巨大的利益面前,那些商人未必就怕到不敢插手利益。

  内阁跟宗亲不穿一条裤子,不可能帮着宗亲攫取利益。

  症结,一定还是出在别的地方。

  “当初永城候薛恪领兵征南洋的时候,楚王那一支的孟炯随军,算是皇商染指海外市场的第一步。”

  随着顾语的娓娓道来,近几年,皇商是如何一步步坐大的原因开始和盘托出。

  皇商并不是在国内事先实行垄断操作,而是从倾销地抓住了源头。

  东南亚那一堆国家都扶持出了亲明派,而想要成为亲明派的代言人,就必须要跟皇商达成合作协议,在各国的贸易港,没有皇商的批条,其余大明来的货一律不接。

  而后攥住这一块的皇商开始在国内大打价格战。

  江南织造局的货,皇商下的订单价格,一直都要比当地商会上浮两成。

  而后,拿到货的皇商找到泉州的海商,在脱手上,又反过头来比国内各商会的价格更低。

  也就是说,在大明境内的这一次转手,皇商是亏钱的。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个钱,皇商能从东南亚赚回来啊。

  泉州海商接完货出海,倾销出去的价格不是泉州海商说了算的,要皇商来定价。每一笔交易前,皇商向泉州海商缴纳一笔保证金,如果这批货物不能按照这个价格卖完或不得不降价兜售,那么亏损的部分皇商托底。

  赚到的钱,皇商要拿走七成。

  久而久之,只要货物能够卖掉,皇商和合作的泉州海商都赚的满腹流油,两方合作共赢可谓是皆大欢喜。

  随着合作的加深,现在的泉州海商,包括出海前负责查验的泉州海运司,干脆就跟皇商一道签了长期合同。

  自协议签订之后,泉州港就完全成为了皇商的私港。

  再也没有任何一家商会能从泉州出掉货物。

  “朕有一个问题。”

  虽然顾语已经解释的非常明白了,但朱允炆还是有些纳闷弄不明白的地方:“既然南洋诸国那边已经跟你们皇商达成了独家合作的协议,而且你们皇商也有自己的船只,为什么还要跟泉州的海商合作呢?

  你们完全可以自己接货自己出,这样还省得跟海商分钱了不是吗?”

  听到这个问题,顾语苦笑了一声:“陛下有所不知,最初的时候我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