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二章:四五计划(上)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二十九万七千四百人,空饷两千六百人,空饷比例为千分之二。

  军备统算方面,各大战区武库四零式枪械核定数两百六十万支,实际清点数为两百五十八万七千支,报损五千支,另有八千支被私下贩卖,追回六千四百支,相关责任人已被军纪处置,记涉案责任军区相关主将大过。

  国有资源部,全年实现钢产量十三万吨、煤产量一千三百万吨、各类其余矿金属四万七千吨,成绩达标。”

  基本上三五计划中内阁为中央各部定的主要考定指标全部完成,但朱允炆也一样知道,小一半的数据是在今年,也就是三五计划周期的最后一年突击完成的。

  这也被天下的官员戏称为冲锋年。

  比如说户部为了在这最后一年实现财政赤字,仅在公费开支这一点上就批出去了几百亿的条子,帮天下各省、府地方打出去的餐饮、招待白条兜了底。

  还有就是大理寺、刑部两个司衙,前者抓审判以及复核冤假错案,后者负责攻坚内阁挂牌督办的大案要案,多数都是在这最后一年完成的。

  前面四年都侦破不了的案件,最后一年就可以完成了?

  没办法,时间紧任务重,完成不了就得摘帽子啊。

  对于这个中的事情,许不忌已经跟朱允炆通了气。

  先把成绩单拿出来给天下人看,回头内阁再来翻旧账,不仅要查细,还得会驱虫拍苍蝇。

  “总成绩单便是如此,下面让各部、各省的主官各自汇报其职辖内的工作吧。”

  收起稿纸,许不忌躬礼下台,坐到了距离朱允炆左手边不远的位置,一探头,便也可以跟朱允炆通上话。

  “陛下,接下来的汇报时间可能会很长,您要是累了,可以先去休息室歇一阵。”

  “不用了,朕听着。”

  朱允炆抬手拒掉:“朕也听听看哪里有毛病。”

  “诶。”

  第一个上台的自然是户部,随着大明的经济腾飞,十几年来户部都是中央各部之首,一直稳稳压在吏部和礼部的脑袋上。

  现任的户部尚书也是个熟人,杨溥。

  三杨命运各不相同,杨士奇早早致仕归乡,杨荣在通政司通政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多年,内阁也懒得调动,主要是杨荣这个大管家做的太好。

  虽然不与之升迁,但确将他的品轶从正三品给明确成了正二品,与各部尚书平级,算是升品不升迁。

  而杨溥就天南海北的到处调动,地方官做过、漠庭也去过,兜兜转转的调回中央,也混进了权力的中心。

  杨溥汇报的工作中,主要还是以大数据的统计涨幅为主。

  “在今年户部的年终汇总税计里,农业、养殖业、畜牧业、乳制品、毛料、布绢等传统产业的纳税额占比已经不足三成。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看文基地】即可领取!

  新工业、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