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型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00米,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完全可以称得上飞跃式进步。

  有他在一边指导,凌振飞速的进步,他现在对大哥奉若神明,如饥似渴的在学习燧发枪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知识。

  枪管切割线膛带来质一般的提升,原理他不懂但是做法却研究德通透了。

  按现代时空的做法来说,给枪管拉线膛有三种方法,其一就是刮刀法:用一根比枪管内径略纫的钢棒,在它的特定部位刻挖一个槽,安装一块硬质合金钢片,钢片上有一条或二条凸出的有一定倾斜角的带状体,前端有利削部,并可调节凸起高度。

  在一条膛线位置上来回拉动数十次,就切副出一条阴膛线,然后调节位置再切刮下一条。这种方法切奇数或偶数的膛线一般用单刮刀,切偶数的膛线可以用双向刮刀。也可以在相对的位置安装单刮刀,双刮刀或三副刀,一次切出2至6条膛线。

  其二是钩刀拉削法:把钩状切刀安置在比枪膛直径略细的钢拉杆上,钩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拉杆层部的螺丝来调节。每拉动通过枪管一次,拉杆移动几微米,随着枪管的匀速旋转,拉削出一条有一定缠度的阴膛线,达到预定宽度后,再换位置拉第二条膛线。

  早期的线膛枪拉一条阴膛线只要拉削二十次左右,而一支较好的枪拉削同样的阴膛线要拉削一百次左右。拉的次数越多,形成的拉槽越细,越精密。

  其三是组合环形刀拉削法:在一根拉杆上固定25至30个硬质合金钢环,每个钢环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钢环上加工有与阴膛线数量相同的等距的刮刀,每把切刀可循其缠角与下一个环上的切刀相连,从头连到尾部即可视为一条螺形线。

  每一个环上刀刃的突出量略大于前一个环,形成一组系列切刀,所开的槽具有稳定的宽度,深度和间隔,这种组合环形拉削刀通过枪膛—次,则可切削出全部的阴膛线。

  当然,凌振只是在理论上明白了如何给燧发枪拉膛线,具体的怎么做还是要看大哥杜昱的想法。

  杜昱有现代时空的技术和物资支持,他当然不会选择麻烦的刮刀法和钩刀法,能用环刀法一次性解决即缩短工作时间又能提高产量和质量,何乐不为呢。

  于是,这货特意穿越回现代时空传送到海城,然后通过电商平台订购了一台傻瓜式数控膛线机。

  他真的没想到,古代求之不得的东西在现代时空就是烂大街的玩意儿根本就没人在意,倒是方便他搞事了。

  当然为了给膛线机提供动力,他又在当初的厂家订购了几台柴油发电机。

  等他将这些东西全部带到马头山后山,兵工厂的场地也已经清了出来。杜昱带着几个梁山泊上过来的小厮开始安装调试机器。

  那些人一直在山寨上开动研磨机磨玉米粉,对机器并不陌生。好在现代时空生产的机械安装起来比较简单,杜昱费了不少力气却也没有出错。

  安装完毕之后,他开动起来试着给枪管拉膛线,几次操作之后便熟悉了流程。这种事情他不可能亲力亲为,便试着教几名小厮学习使用。

  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赶鸭子上架不行也得行,在浪费了不少材料之后倒是有两个机灵的学会了如何使用。

  很快,凌振的改进版燧发枪用上了膛线枪管,经过试验之后射程和威力果然大大提高,这让轰天雷信心大增,又开始试着给燧发枪安装瞄准系统。

  不过在杜昱看来燧发枪的瞄准系统也就是聊胜于无的东西,按现代时空历史上的发展轨迹这玩意靠的是人海战术,与其瞄准还不如信仰射击,毕竟准星打的位置和瞄的也不一样,瞄头打脚不瞄爆头是常态。

  但他并不会阻止凌振打击他的积极性,攀科技有想法是好事就怕呆板固执。

  经过二十几天的努力改进,凌振终于打造出了新式线膛燧发枪,并且经受住了多种测试的考验。

  杜昱决定就将这一版武器定型生产。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