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八 封赏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轮到的就是朱武和史进二人,朱武一直在梁山泊中坐镇,除了那梁山军的老人新来还真不太了解他。

  不管是论功行赏还是关系远近,神机军师的地位都不会低,史进就更是如此。

  但对两人他却区别对待,朱武的官职与许贯忠持平,但他的任命却是军师之职。

  毕竟梁军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朝廷体系,在初期搞得太复杂并不利于发展。

  史进就不同了,他统领着杜昱计划中最核心的力量圣教军,官职上没有太高只是与鲁达持平,但论起实权他却更大。

  两人过后便是焦挺、孟康、裴宣等人。

  杜昱对他们的安排并不在武将体系,而是和时迁一样,归他直接统领,给了他们相应地位的文官官职。

  除了梁山泊的高层之外,大殿上还有不少沧州和河间府等地投诚的大族才俊。

  他们虽然没有在沙场立功,但也在军中做了不少工作,其中还真有不少可用之才。

  大梁刚刚成立,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不管杜昱愿不愿意都要用他们来填充文职,这也算是清算一些人之后的拉拢之举。

  他按照大宋的官职进行了一番封赏,让那些在义军身上下注的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在场的人一一封赏以后,他并没有忘记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来到燕都的兄弟,尽管不在场还是给他们留了不低的职位。

  在改名为奉天殿的宫殿之内所有人都面带笑容,为大梁的成立感到由衷的欢喜。

  借此机会杜昱抛出了他想要执行的政策。

  这套方针他经过深思熟虑,参考了大宋与辽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占领区的实际情况又糅合了一些现代时空的思想搞出来的融合怪。

  至于是不是符合发展的需求还要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实践。

  杜昱把这套理论抛出来后允许大家讨论一番,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议。

  不得不说大宋的文人在‘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影响下,还是很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的。

  没有八股的毒害,他们的思维还算比较开放,纷纷结合自己的认知对这套方针政策提出看法。

  其中有合理的建议杜昱便一一采纳调整,将不合理的地方完全摒弃。

  对与大梁治下的百姓,有一点他们倒是出奇的一致,就是不必对契丹人和奚人赶尽杀绝,还是秉承辽国的那套方针,以汉制治汉人以辽制治契丹人。

  尊重契丹百姓的传统,将其与汉人平等视之,最终达到融合在一起的目的。

  杜昱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他毕竟是现代时空的人,并没有那么狭隘。

  倒是许贯忠的说法提醒了他,辽金之间有仇,但契丹人与汉人并没有太大仇恨。

  大梁对契丹百姓好一些会起到示范的作用,考虑到辽国节节败退覆灭已经不可避免,将辽国那些人拉拢到自己这边总比推到金国人那边强得多。

  杜昱对此非常认同,真实历史上金国人就是接收了大量的辽国降将才飞速的壮大起来,否则就凭女真人那点可怜的人口连城池的守军都凑不齐。

  经过一番讨论,大梁的第一份政策方针确定下来。

  除了依旧实行辽国的一些旧制之外,结合了沧州和河间府的成功经验,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一番整合。

  对支持大梁的人大加扶持,对那些暗中有小动作的则进行残酷的打击。

  宗旨只有一个,让普通的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拉拢人心。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