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言,我军因为火力列装规模较大,补给困难,不得不在德军18万人常规编制上扩大部队规模,增加超规模的辎重部队,我军一个辎重团的马力、人力和调配能力相当于日军一个辎重团的14倍,日军常态阵地维持能力是15天至20天,而我军即便在辎重部队规模大的基础上,也只能维持10天至15天,此即我们两军的之差别和特点所在。”

  陈其采说的这一番结论,到了各个步兵师、旅一级肯定会有极大的争议,各种说法都会有的,军人嘛,天生都是不服气,可在这里的诸位都是东北军的设计者,大家心里也都很明白,特别是宋彪、马尔托斯、蒋方震三人,他们三个人基本可以算是东北军之父。

  陈其采刻意要在这个时刻和诸位重点强调日军、东北军之差别,就是要为宋彪所制定的总战略做铺垫,因为他是一等参谋总副官,基本就天天陪在宋彪身边,商量的事情也多,当然是第一个知道这一总战略的人。

  这个时候,蒋方震和舒方德等人就沉默着的抽烟,每个人都看着陈其采,知道他很就将说到重点。

  陈其采郑重地思索了片刻,这继续说道:“所以,我军欲要和日军决出胜负,必当以‘战猛攻’四字为第一要诀。”

  诸位默默点头。

  每个部队各有所长,日军的特点在于精细和维持,而东北军的特点就在于速度和火力,东北军一旦冲上去,三天之内消灭不了日军,后面就会日渐尴尬,强攻七天之后就务必转攻为守,甚至是开始撤退。日军一旦守不住,被东北军突破防线,速包抄分割,下场就是全军覆灭,撤都很难撤。

  这样的不同特点正是大家的装备、训练和作战方针的不同而造成的。

  东北军对于日军的情况其实是比较了解的,吉林巡防军总队有三个直辖支队就是以日军的编制特征模拟建设的,经常用于演习和研究,在日本陆士、日本陆大和日军进修过的东北军士官也太多了,大家对日军的情报掌握的还是比较深入的。

  相比之下,日军对于东北军的了解就不够深入,它的情报工作还是很不错的,但东北军的反情报和保密工作也很厉害,因为东北军同时要防范清政府和外国两个因素,大部分的军事机密都是封闭的,而且东三省的范围太大,东北军的很多部队在山窝窝里一藏,不管是搞什么演习,还是长期集训、驻扎,甚至是秘密筹建等等,日军都完全搞不清楚。

  包括在军费、军购、军需等等问题上,东北军的机密太多,不是日军的情报部门想查就能查清楚的。

  所以,中日战争一旦真的开启,东北军的佳方针就是猛扑出去,上手就务必要歼灭日军两至三个主力师团。

  在陈其采铺垫的差不多后,宋彪正式开口道: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