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一十章 启用旧臣_三国之江山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不错,如今臣相府的权限是总掌军政,可地位却与三公九卿和将军府等同。事实上仍然是个执行机构,只是负责办事并且把事办好,可以将其理解为执行机构的最顶端,然后是将军府及三公九卿诸人。

  至于真正的决策机构则是尚书台,尚书令虽然地位略次于丞相或三公九卿,但却掌管着尚书台事务,审查谋划所有重dà事项的决定和重要的人事任免,并直接对王旭负责。

  可以说尚书台和文武各府乃是相互制衡又彼此相生的一个体系,尚书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恰恰郭嘉的性子又真的如诸葛亮所说。还真是喜欢做大事,讨厌做琐事。才能偏向性很强的人。

  思虑许久后,他也觉得诸葛亮的建yì并没有错,何必硬给郭嘉挂个太尉,不但阻挠了别的能人升迁,也没有起到最好的效果。

  “孔明,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你觉得太尉一职,由谁接任为佳?”

  “徐庶,徐元直!”诸葛亮毫不犹豫,径自说道:“依臣愚见,徐元直勤勉善谋,精通军事,又忠正刚直,正适合太尉一职!”

  对于徐庶接任太尉职务,王旭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转而问说:“如此一来,那太仆一职又由谁接任合适?”

  诸葛亮微笑道:“吾兄诸葛瑾与马良本最适合,只惜两人虽经过上次大考,可终究还是无卓越功勋,若是突然拔升为九卿之一,并不太妥,因此微臣以为,主公当启用过往的旧臣!”

  “谁?”

  “刘巴!”诸葛亮言辞肯定。

  “刘子初?”王旭惊愕,这才想起当初称王的时候,刘巴这个麾下重臣曾因父亲以死相逼而被迫辞官。

  诸葛亮没等其接话,已是再度开口说:“论资历,刘子初早年跟随主公日久,论功勋,旧日亦积功不小,同时其人在朝中又极有名望,容易服众,况其才智绝人,精政善军,正是理想的人选!”

  “可当年称王之时,其父那里……”

  “呵呵!”诸葛亮笑笑,摇头道:“主公有所不知,刘公病逝已三年有余,刘子初现在丧期亦过,尽完人子孝道,而以他对主公的崇敬和赤胆忠心,早就有意出仕,只是觉得无颜面对主公,因而不知如何是好,在家日日忧思,如果主公肯修书一封,其必来。”

  “原来如此,想不到刘公已病逝三年多,岁月不饶人啊!”

  王旭微有些感叹,刘祥对楚国也是有功的,只不过他终究是汉臣,因而在称王时决裂。可不论怎么说,王旭心里还是很尊敬其人的,想了想,便点头认可道:“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劳烦你亲自代我去请刘巴出山,只惜刘公虽对楚国贡献颇多,可如今无论追赐其名爵还是食邑财物,都是对其的侮辱!既然他心中始终认为自己是汉臣,那不如由你代我送块匾!上书汉之良臣四字,为其树碑列传!”

  闻言,诸葛亮肃然起敬,心悦诚服地起身拜道:“主公英明,这实乃对刘公最好的赐予,主公不计前嫌,包纳万物,此等胸怀之宽广,实乃天下之福,臣代刘家谢过主公!”

  “罢了,去吧!尽kuài做好此事,出征西凉的日子可不远了!”

  “微臣这便前往!”诸葛亮重重一礼,躬身退出了勤政殿。

  随着诸葛亮离开,王旭独自待着待着,却有些心烦意乱,隐隐有些感伤。

  这陡然听闻刘祥病死,让他有些恍若做梦般的感觉,早年启用刘祥时的情景,仍旧仿如昨日!

  那时候管亥、杨凤等老人都还在,大家聚集在荆南,意气风发,那熟悉的欢声笑语依旧还萦绕在耳畔,可现在却已经再也看不到,听不到,这些人中有的战死沙场,有的渐渐苍老,昔日的风华早已不在。

  细细思之,他更是发现,田丰、沮授等年龄较大的人,似乎都已经六十余岁,已逐渐步入暮年,平日里看习惯了还不觉得,可回想起当年的一幕幕,前后对比,这才能感受到他们已经苍老太多,特别是近几年,白发增添的特别快!特别快!

  许久的沉默后,寂静的勤政殿内不知何时,隐约响起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