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七零 私铸钱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表着一文钱。而背面则是光滑,什么也没有。

  跟它重量大小成色没什么区别的的崇祯跑马钱五百五十个当一两银子,而这种就要一千五百个当一两银子,这大概就是铸造工艺高低的不同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了。

  董策摩挲了一下这铜钱,笑道:“掌柜的,在下便贪了你这枚小钱儿了,何如?”

  掌柜的一愣,赶紧笑道:“公子言重了,何来‘贪’一说,这钱两三个才当得一枚崇祯跑马钱,自然是在下赠给公子的。”

  他又摸出两个来:“在下这里还有几个,便一并给了公子。”

  董策笑着道谢。

  他把这三枚钱平摊在手心里,三枚钱重量大小都差不多,但是上面的人文字乃至于字迹都不一样,有多有少,有楷体有隶书,显然不是一个地儿铸造的。但是无一例外,都是私铸钱。

  由此也可见得,现如今大明的私铸钱是何等的猖獗泛滥。

  在宋朝,铜钱是主要流通货币,铸造量也是极大,最多的一年,仅仅是那一年的时间便铸造了五百万贯铜钱,也就是五十亿个。

  不过在宋朝,铸钱并不是挣钱买卖,相反,这倒是个非常赔钱的差事。

  宋朝有一个非常奇葩的现象——铜贵钱贱。政府从民间买来铜,融化之后,铸造铜钱。比如说花费了七斤铜,铸造出来一贯铜钱,而这一贯铜钱根本无法买到七斤铜,大约也就是能买到五斤左右的样子。

  最可恶的是,民间许多人把铜钱融化了,然后铸造成铜器等,到时候政府来买的时候再高价卖给政府,以此牟利。

  但是宋朝时候金银等贵金属很少,铜钱是主要且唯一的大宗流通货币,宋朝政府也算是极有责任心的,便是赔钱也要大量铸造,这一国策,就算是蔡京执政期间也不例外。事实上蔡京虽然被骂作奸相,但是其理财的本事是一等一的。

  而明朝却不是,明朝铸造铜钱的量很少,怕是这些年加起来都不到五百万贯铜钱。

  前期是发放交钞之类的纸币来进行流通,后期则是白银大量涌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但是不得不说,对于百姓来说,用铜钱远远比用白银方便的多,偏偏钱又很少。既然如此,那么私铸钱大量流行并被人接受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董策用力掰了掰手中的铜钱,一开始还没掰动,又加了把子力气,方才咔的一声脆响,给掰成了两半儿。

  “私铸钱,嘿,还挺结实。”

  董策眼中亮光一闪。以下不算钱。(ps:关于明朝白银和铜钱兑换的问题。

  永乐年间《续修四库全书》中明确规定“每钞一贯折铜钱一千文银一两”。

  到了成化年间,史载:“成化十七年……每钱八文折银一分,八十文折银一钱”。即一两银子折合七百文钱。

  《明史》其后记载“弘治元年每七百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