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二章 十不管(求订阅!)_水浒逐鹿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立即抓住这件事不放,趁机指使御史中丞李回上奏弹劾徐处仁与吴敏。

  李回上奏说:

  “太宰徐处仁,当初因蔡京推荐而得到重用。自金人退师,陛下以其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提拔为太宰。然而,其器局凡陋,不识大体,智识滞暗,不通时变,完全不能领导百官。少宰吴敏,其实是蔡京死党。其在相位,悉效蔡京,意在专权固宠。徐处仁与吴敏不和,致使天下之事日渐坏缺。现今,金人猖獗,重兵压境,河东之役师老粮匮,天下之忧日甚一日。徐处仁与吴敏,误国负恩,罪在不赦。伏望陛下亟罢二奸,别图任用。”

  徐处仁和吴敏主政的这几个月,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宋国朝廷本应抓住时机,从总体上进行战略部署,积极做好应对金人再次南下入侵的各项准备,并做好各种预案,包括皇上适时撤出京城的预案。

  然而,徐处仁和吴敏对边防之急,重视不够,措置无方,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

  吴敏还上奏建议读书人都要增加一门《春秋》课程,又说王安石《三经新义》都是邪说,等等,皆非当时之先务。

  另外,通过萧仲恭策反耶律余睹这个馊主意,也是徐处仁和吴敏给赵桓出的。

  作为宰相,徐处仁与吴敏的确都不称职,至少,以他们之才,当不了这个混乱时期的大宋的宰执,他们开不好这艘快沉了的大船。

  很快,搬到了徐处仁和吴敏的唐恪、耿南仲、聂山等人掌权了——唐恪升为少宰,因为没有太宰(在金营里当人质的张邦昌是挂名的太宰),唐恪就属于是宰相。聂山同知枢密院事。耿南仲为尚书左丞。

  新任宰相唐恪,是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历任县尉、知府、转运判官等地方官职。

  他是从基层干起,逐步被提拔到中央朝廷的。

  宣和元年五月,东京城遭暴水淹没,情况十分危急,时任户部侍郎的唐恪临危受命治水。

  有人建议决南堤,以纾解宫城之水患。

  唐恪反对这种害民之举,他说:“水涨堤坏,淹没居民,此无可奈何,今决而浸之,是鱼鳖吾民也。”

  唐恪不顾个人安危,乘坐小舟,现场勘察暴水实情,以求因势利导。

  最后决金堤,将暴水注之黄河。

  不到半月,京城水退,赵佶对唐恪大为称赞:“宗庙社稷获安,卿之力也。”

  此次治水,显示出唐恪具有一定的解决危机事件的魄力与能力。

  金军第一次兵临东京时,唐恪在杭州任知州。

  李邦彦举荐他回京,任同知枢密院事,希望他能参与军事决策。

  他回京后,赵桓决定重用,直接任命他为中书侍郎。

  当时,大臣们都热衷于讨论宣和年间政事,致力于揭批“六贼”,希望改革时弊,拨乱反正。

  唐恪对此不以为然,他对赵桓说:“改革时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