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 科举扩编_大明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居益一出,后面各部尚书推荐的人选就有点相形失色了,大明这几年虽然扩张的厉害,但真正和洋人打过交道的三品以上文官并不是很多,因为很多时候大明都是用拳头在跟洋人交涉,要是找洋人打过仗的三品以上武将那随便一拉就能拉来一大堆,但文官却找不出几个来。

  最后,通过举手表决,南居益以十三票全票当选为新任外务部尚书,接下来,只要报请皇上批示,发出圣旨,他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朱由检对此事还是很上心的,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主持朝廷大员的推选,他自然想有个完美的结果,会议一结束,他便直奔乾清宫,向皇上请旨去了。

  这如果是别人当选朱慈炅肯定要让东厂和锦衣卫去查一下,他可不想第一次放权让内阁推选朝廷大员就选出个庸官、昏官甚至是贪官,但是南居益就不用查了,徐光启说的很对,他的确很欣赏南居益,对于南居益在东南的表现,他是相当满意的,提拔他当外务部尚书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这样内阁推选的新任外务部尚书南居益很快就获得了皇上的恩准,当天上午皇上便下旨,调原东南总督南居益进京担任外务部尚书。

  这三个新衙门的尚书人选是确定了,但一个衙门不能光有尚书啊,特别是像这种负责日常事务的大衙门,下面左右侍郎、郎中、员外郎等等官吏起码要十来个,还有负责具体事务的主事那更需要几十个,一个大衙门上百个官员那是很正常的,就这还是大明没有扩张以前的配置。

  现在的大明,疆域面积扩大了三倍还不止,行省也已经差不多是原来的三倍了,接下来再打下西伯利亚,行省数量甚至要超过原来的四倍,也就是说,各大衙门起码得配上两三百人才堪堪够用,不但是新衙门,旧衙门也得扩编,上次成立商务部和教育部的时候各衙门官员已经扩充了差不多一倍,到现在,貌似又有点不够了。

  这样算下来,需求的人数就有点恐怖了,光是新成立的三个衙门就需要六七百人,原来的八个大衙门同样需要扩充六七百人,加起来就是一千多人!

  一千多人貌似不多,因为大明现在的人口一亿都不止了,但问题是这一千多人都必须有功名啊,而且一般的秀才还不行,最少得是举人,要按以前的规矩,举人都很难当京官,各部主事一般都是进士出身,更别说员外郎、郎中和侍郎了。

  这下可把朱由检和杨嗣昌给愁坏了,朱由检那里还好点,因为他只负责五品以上的大员,而一个衙门也就两个侍郎、四个郎中、四个员外郎是五品以上的,老衙门这些都有,新衙门加起来也就三十个,问题还不是很大,只是开会推选比较耗时间而已。

  杨嗣昌可就不一样了,他这里可是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