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9章 新老交替_三国之蜀汉中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显其能,你看郭伯济、王彭祖,文钦和胡遵父子,只要有本事,同为汉室尽力,先前所为,都可不计,我们都为华夏之威,汉室之兴而为,何分彼此?”

  “哈哈哈,幼节,你我初次相见,说句实在话,若只凭令尊之言,我是无法信任你的,”魏延也在一旁大笑起来,看了看刘封,忽然叹道,“我是相信子益的眼光,他看人,向来很少出错。”

  陆抗微微一怔,皱眉低头,心中五味杂陈,想他父子在江东为东吴尽心尽力,到了最后还免不了猜忌,反而与刘封相处不久,便委以重任,惊喜之余又深感责任重大。

  而魏延之所以对刘封全力支持,一来确实是他有了引退之心,这几年筋骨见老,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如今看到军中上下人才济济,二子长成,他也功成名就,再无遗憾,回家教导孙儿,颐养天年才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刘封先前对他的信任,从刘备之后,能对魏延推心置腹完全信任的,也就是刘封了,魏延绝非表面上的粗犷之人,一生经历无数生死大浪,人情世故他何尝不是一眼就能看穿?

  当年刘备力排众议放弃张飞,让他镇守汉中,这就是知遇之恩,刘备死后诸葛亮对他多有防备,关羽性情高傲,如果不是刘封从中斡旋,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大事来。

  再从守长安到攻取洛阳,假意谋反诱使魏、吴交手,最后收了渔翁之利,魏延这一生有浴血冲杀,有镇守一方,也有筹谋天下,夫复何憾?

  而这一切惊天大计的完成,都与刘封对他的完全信任不可分割,尤其在诸葛亮和关羽死后,更将魏延当做擎天之柱,光是这份信任,就足以与当年刘备的知遇之恩相提并论。

  魏延自认这一生功名,与刘备和刘封二人不可分割,所以才会对刘封推心置腹,对刘谌忠心耿耿,大丈夫恩怨分明,能得善终,儿孙满堂,便足矣!一旁的袁林也看得一阵唏嘘,更坚定了要努力为汉室效力的心思,这淮南原本是袁家之地,当年中原大乱,袁术、袁绍先后败亡,他一家人避乱交州,如今重返故里,袁林何尝不想着再次将袁氏一族再次发扬光大?

  几人各想着心事,就见门口人影一闪,走进一人大笑道:“大将军远征南海,不想来得如此之快,夷洲之事可曾平定?”

  刘封抬头一看,正是廖化,起身迎接:“有劳老将军挂怀,夷洲已平,吾此番前往长安,当面奏圣上,新立一郡,夷洲之民本为我大汉子民,其地当自归我大汉江山。”

  廖化面露喜色,笑道:“将军此番开疆扩土,当比卫青、霍去病,开拓海外之地,实在是千古第一人啊!”

  刘封谦虚一番,又介绍了陆抗和袁林二人,几人坐下来闲聊出征夷洲之事,几人都唏嘘不已,尤其是诸葛恪的结局,更让人叹息。

  如果没有诸葛恪的鼓弄,陆抗已经决意投降了,但此一去却让刘封顺便收回了夷洲,只是诸葛恪的结局太过凄惨,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他的功过。

  闲谈一阵,已经到了中午,魏延叫人准备酒宴,招呼城中文武迎接大将军,为淮南之战再次庆功。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