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不能抢了婆婆的买卖_替身农妇养娃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他们来说,已是难得的滋味了。

  “娘?”

  姐妹两都愁眉不展,看着董梅,觉得娘亲肯定有办法。

  “我也没有办法。”她耸耸肩,想让孩子们放松点。

  她们没有办法阻止罗氏卖卤菜,即使没有罗氏,也会有别的人出来卖,这就是法则,只要是生意就会有竞争。

  当下她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出错才能走得更远。

  三月十五这日,天边刚翻出鱼肚白,周树根就驾着牛车来到她家门口。

  今日是个大场子,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都是赶场的日子,数中间这个日子人最多。

  “周大伯,您带我们去,那我就放心了。”青莲见到周树根就放心不少。

  他温和地笑了笑,这孩子也算是在他肩膀上长大,所以比起其他孩子,青莲跟他要亲密些。

  两大桶卤菜被放上牛车,董梅又请周树根搬了小桌子小凳子上去,他一脸狐疑,没见过赶场子这么大阵仗。

  接着姐妹俩把家里的小炉子也端了出来。

  “怪不得你叫我带点木炭过来,原来是这样!”吴氏道。

  关好院门,董梅母女坐上了牛逼,见姜秋菊牵着大宝出来。

  “姜姨,您是不是跟我们一起去?”青柳兴奋地问道。

  她点点头,看了眼董梅,坐在青柳边上,大宝也跳了上去,“我侄儿想看看大宝。”

  周树根见大家坐好了,甩了牛鞭,大声喊道:“走嘞!”

  “当心些!”吴氏朝着牛车大喊,牵着小青禾的手,小家伙扁扁嘴,还在为没能跟去生气呢。

  吴氏蹲下身来,小家伙刚从被窝里拽起来,这会子睡意全无。

  “你娘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街上人又多。”她拉着小手,“今天跟着大娘,我们吃鸡蛋去了。”

  此时鸡蛋没有吸引力了,小鬼头嘴巴翘得老高,连大宝都去了,就她没去,哼!

  牛车比脚力还是快多了,路上挑着担子,背着箩筐的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不过这车甚是颠簸,姐妹两紧紧抓着扶手,非常兴奋,嘴角的笑意就没有变过。

  青柳一手搭在胸前的挎包上,这是昨日董梅指导青莲缝制出来的。

  也许是遗传了梅娘的手艺,小姑娘缝得有模有样,“娘,这不都是跟你学的吗,以前咱家没有布,您教燕儿姐时,我都看着呢。”

  董梅心虚,前世仅能缝个扣子,否则那见不得人的针脚解释不清楚,只道好久没做,手生忘记了,以后有女儿做就好了。

  不过看着样式倒蛮配小姑娘的,这块布料用的就是姜家大嫂给的花布,剪了一小块下来做面子。做了个花型的搭盖,打磨了个圆形木扣子,用火戳了两扣眼,当时两姑娘就觉得妙极了。

  “娘,这扣子方便又好看。”

  姜秋菊也盯着青柳的挎包看。

  “姜姨,好看吧?我娘想的式样,我姐缝的。今儿我要装满银钱。”青柳摸着布包,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好似里面已经装满了银钱。

  青莲拍了她一下,“记住娘的话了?”

  “记得记得!”

  不就是别斗气别冲动么,再说今儿那小子要去学堂,见不着面儿的。

  一路上,姐妹两叽叽喳喳,董梅也欣赏路边的景色,早上的凉风有点刮脸,不过清新的泥土味甚是好闻。这是她第二次去梧田镇,上次去得匆忙,没怎么细看。

  赶车的周树根也不时扬起嘴角,近日听孩儿娘总在他面前夸奖这弟妹,脑子活络,处理事情周到。

  唉,若是金水兄弟还在,外头赚着钱,家里有个好女人打理,男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姜秋菊偶尔插上一嘴,每到赶集的日子,铺子里最忙,她也常去搭把手。

  牛车被赶到了姜家,这离场子也近,周树根大喊一声:“嘚!”那大黄牛就乖乖停了下来。

  姜春生忙迎了出来,老哥两相互问候。大家都是忙人,在门口聊了几句后,周树根赶着上工去了。

  尽管她们来得早,但是还有比她们更早的,站在姜家铺子门前,能看见场子里人多起来。

  其实也不是很正式的市场,这片街道相比较宽些,此处又离中心繁华地段比较近,慢慢地就成了农人聚集卖货或是换货的地方。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