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育种田和纺织厂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怀希望的把这株稻的种子单独收下来,让皇庄的专业人员开辟了一块实验田特别负责。

  现在,那些特殊的水稻种子早就育苗移栽去了田里,长的郁郁青青。

  而根据照看这些水稻的老农所述,这些稻子可能会像它们的母株一样早熟。

  走在育种田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皇帝弯下腰亲自摸了摸那稻苗,对于旁边的老农说道,“若是这种水稻能培育成功,并在各地推广,天下应该能少一些饥馑之民了。”

  老农被朱见济的话感动的老泪纵横,“陛下挂念百姓若此,真是少见的仁德之君!”

  他就是被朱见济改变命运的万千百姓一员,说这话完全发自肺腑,没有一点拍马屁的意思。

  但朱见济也没被这夸奖给吹得飘飘然,他只是鼓励负责这部分的老农,“来日佳禾功成,诸位都得成大明的功臣。”

  “国之根本,民之根本,都在于一个‘农’字,这也是朕一开始便安排人去研发新农具的初衷。”

  “农业发展好了,粮食能让人多吃一点,大明上下才有力气走的更前……到时候,朕要给你们这些功臣封官赐爵,以做嘉奖!”

  这不是假话。

  就在朱见济登基奖赏心腹之时,就向陈研等工匠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瓘玉局参与望远镜制造者,如陈研等主力,受封“望远伯”、“博望伯”等爵位,其余人升官发财,允许其子女入当初朱见济在东宫时设立的学堂学习,为“天子门生”,算是鱼跃龙门,完成阶级蜕变了。

  研究出火炮、火枪的匠人也是同样待遇,让大明又新增了十来位爵爷,同时又对军器监和宫中兵仗局等匠工进行恩赏,去掉了他们全家的户籍限制,赐予良田和子女科举入仕资格。

  这种大肆封赏科研人员的行为放到大明朝臣眼里,并不是很能让他们接受。

  但朱见济把边疆来的各种关于“排队枪毙”“火力炮轰”取得的成果扔出来,实打实的功绩加上皇帝眼中的警告,让想要反对的臣子闭了嘴。

  谁让他们摊上的是一位刚上台就敢动刀子的天子?

  而且内阁六部诸臣都跟着皇帝走,谁敢乱说话?

  匠户封爵之事,还成了民间持续一个月的谈话内容,勉强扭转了一点世人对于匠户的歧视。

  所以朱见济此时给出的承诺,是很有可能兑现的。

  甚至朝堂的阻力都会变小!

  依照看不起“奇淫巧技”的传统,匠户当官封爵他们还能哔哔两句,可对有作为的农人却是不敢多说的。

  自古至今,农本思想嘛!

  老农激动的又想跪下,被朱见济打断后嘴上不停的说道,“草民谢陛下大恩大德!”

  “是朕要替万民谢谢你们才对!”

  朱见济摆摆手,再看了一眼育种田,便转去皇家纺织厂那里。

  在黄氏机发明之后,织布厂也扩张了业务,成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