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8章邱浚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卫所进行改制才行……是真的稀罕。

  景泰帝一听宝贝儿子这么说,心里的天平立马偏了,加上当时朱见济问的“家国何重”之话,是邱浚率先应声作答,便同意了这个法子。

  事后邱浚入翰林院博览群书,参与《寰宇通志》、《大明会典》编著以及《永乐大典》的抄录,眼界更为广阔。

  去地方历练几年后,回来就入了户部。

  朱见济在审计查核方面倚重吴敬这位大数学家,在制定财政改革方面,则是多与邱浚探讨。

  裁撤卫所,打击利用职权化公为私的地方军官,也是邱浚给朱见济制定好的具体执行计划。

  如今其人步入仕途十几年,就成了户部尚书,也算深得天心,饱受重用了。

  而正是因为从一开始,朱见济就对邱浚有知遇之恩,这人上位后也积极响应皇帝,就是对国库来来去去,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的情况不满。

  虽说不会反对朱见济的大政方针,可念叨总是不缺的。

  现在朱见济被他说的,远远瞅见户部尚书的衣角就转头。

  据说邱浚失去了皇帝这个树洞,现在又缠上了曾经同部为官的现任首辅商辂。

  也不知道这位被后世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的邱尚书,跟连中三元的大聪明商首辅,谁的嘴皮子更能说一点。

  “你是不知道,这几年打仗,国库有点钱也被我花了出去,邱浚有多少闲话说!”

  朱见济跟王氏分享喜悦。

  金银此时,已经被承认为国家的法定货币,皇家银行发行出去的,造型精美的乾圣通宝在这几年里,也获得了朝野之间的普遍认可。

  只是大明朝眼下金银的储量不够,让其购买力比起铜钱的,要远远超出。

  偏偏国内的铜矿,除了铸造铜钱,还要用去铸造各种器具和武器,用量也很庞大,间接拉高了铜钱的价值,限制住了钱币流通。

  很多地方还是以物易物。

  虽说朱见济完全可以凭借乾圣朝廷的威望推行新纸币来解决民间钱币流通量不够的问题,但没有大量的金银铜储备,到底是空中楼阁。

  朝廷的信誉能持久保持在良好水平,保证纸币不贬值不滥发吗?

  要真这样,乾圣朝也不会有地方农民暴动这种事了。

  一场天灾下来,赈济不及时不到位,老百姓只能选择掀起暴动去抢别人的,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纵然在很多人口里称颂的朱见济这位圣明天子,也无法阻止这种事的发生。

  说来说去,古代的生产力,还不支持大明朝完全的消除差距,跟后世一样,真正平静。

  后世遭遇千年不遇的大雨淹没无数良田,咬牙还能撑下来,后续安稳渡过。

  可要是大明朝遇到了这情况,那就有亡国之危了。

  所以朱见济没有急着发行大量纸币来拉动内需,想让大明稳步的发展。

  之前催着沂国挖铜矿还债,让人去日本掘银山,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他的时间很多,又不着急。

  把每一步都走踏实了,皇帝才能安安心心。

  王氏不懂其中深意,只是她也晓得,金银都是珍贵物,有了总比没有好,所以也为了丈夫高兴。

  在旁边玩小车子的朱佑栎哼哼唧唧,打算爬到旁边的小木马上面玩摇摇。

  但小太子没有被他爹放过,遭到了一双背后黑手袭击。

  朱见济把儿子捞起来,问他懂不懂金子有多好。

  朱佑栎从小就机灵,现在也能听懂不少话了,甚至还能字正腔圆的跟人对话了。

  看他爹取下腰上的金坠子摆弄,他摇了摇头,然后一指木马,“要玩!”

  “放我下来!”

  “不行!爹有钱了,你得替为父高兴高兴!”

  朱见济把金坠子塞到儿子手里,把后者的玩具都拿到了自己身边,来了场强买强卖。

  经常被亲爹抢玩具的朱佑栎已经能够理解这动作的意思了,当即震动浑身肥肉要去夺回玩具。

  可惜朱见济一个巴掌就把他镇压住了。

  最后逗了好久,小太子才意识到要把金坠子还回去,才能交换回心爱的玩具。

  用金灿灿的东西,可以换到玩具。

  这是朱佑栎关于金钱最早的概念。

  在乾圣天子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想来他即便长大了,也是不会忘记这个想法的。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