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志才一定很急迫_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赵泰若一天不动手,别人也不会轻举妄动。

  传言之所以是传言,是因为没有事实做依据,世家也不敢根据没有事实的言论就对赵泰怎样,要是真把赵泰逼着照传言来做,最后悔的绝对不会是赵泰。

  这种办法也亏得戏志才能想出来,硬是把本来要做的事给压下,让外人不知道真假。

  好一个不回应,那不就是混淆视听嘛。

  说实话赵泰还真想这么干,世家怎么看他那是一点都不在乎。

  可戏志才说的也没错,这样做对他名声不好,这里指的是他在百姓心里的形象。

  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形象那太重要了,他能想到要是对世家动手,兵出常山,所过之地的反抗之心会有多强烈。

  到时候世家再把赵泰反复无常的行为无限夸大,愚昧的百姓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信什么,百姓可是很难去分辩真假。

  打仗死伤在所难免,但赵泰却不愿意世家拿他的行为做文章,增强百姓的反抗意志,拿百姓做炮灰来达成他们保住自身利益的目的。

  要说赵泰有什么缺点,或许就是太为百姓着想,始终保持着对百姓的仁慈之心,他们已经很苦了,不应该为赵泰的政治目的多买单。

  要是说现在哪怕多死一些人,是为了让活着的,让后代活得更好。

  这一点赵泰认同,他相信能做到,可死了的又怎么说。

  就如同那句正义或许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

  迟到的正义或许是正义,但缺席了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正义,意义或许对受害者本人来说已经大不相同。

  “那便依志才所言,若消息传出后本官不回应便是。”

  戏志才到是没有赵泰想的那么多,他只是站在赵泰的角度,以其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考虑问题。

  要想争天下,称王称帝需要具备的条件太多,钱粮,强兵,名望,只要是正面的都缺一不可。

  这些赵泰全都具备,让戏志才有种舒心的感觉,这种人才是最值得跟随辅佐的对象。

  “志才未来前本官从未感到如此舒心,今志才既已为我账下军师,那一切便得按志才的谋划行事,常山一应调度便交给志才了,今夜本官便设下宴席,为志才接风洗尘。”

  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对赵泰,对任何诸侯君主来说都尤为重要,那就像一条路,把路线指明后只需要走下去就行。

  关键还得看怎么筹谋,是否可行,那都已经被戏志才给规划好了。

  这么一个人在身边辅佐,让他能更好的看清前路,也更加应对随心。

  接风洗尘是为了迎接戏志才,更是宣告他的地位,这是赵泰必须要给他站台的,之后能不能服众,那就得看戏志才的了。

  就像被赵泰任命为郡丞的田豫一样,他现在就还在这条路上走着。

  “属下谢过主公。”

  这是有的流程,戏志才很清楚这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