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三章 以“青巾”为号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板车做成,先配发匠营,以满足其生产所需。

  待匠人营板车配齐,”

  写到这里,李孟羲顿笔,皱眉。

  军中,何处最缺板车?

  辎重队,辎重队车不够,再加上文安县攻城战后满城缴获,和黄巾王路投诚之后众多粮草兵器物资,军中物资多的拉不完,多的得靠人背。

  ……或许,最缺板车的,还不是辎重队。

  应该是,把板车最先调拨给收容队。

  何为收容队?

  之前,刘备出的主意,腾出五辆空车,行军之时,在队列前后游走,若是有老弱走的累了,走不动了,可以上车歇一节再走。

  前边说,军中各部分,行军速度快慢有差别,最快的是骑兵,最慢的,自然是体弱的老弱。

  而决定军队整体行军速度的,不在于最快的能有多快,而在于最慢的短板有多慢。

  所以,派出五辆收容车队的方法是很好的,此举能让本来要掉队的最慢的那部分老弱得以时不时休息一下,因此得以提高行进速度,也就把大军整体行军速度也提升了。

  可是军中车马不足,当时只挤出五辆牲口车,而军中现在民夫有大几千人,区区五辆车,肯定不够。

  辎重队缺板车,青壮扛着物资,还能走,不至于掉队。

  老弱要是掉队,那就直接影响全军速度了。

  所以,板车分配优先级有了。

  “板车先配发匠营,再配发收容车队,至,”李孟羲笔锋未停,(人口比例划分,老年人,应该是占人口总比的六分之一,现在汉末,未老先死多矣,老年人没那么多,再加上,民夫前身是黄巾流民,流民之中,老弱多已淘汰在逃亡路上了,因此,军中青壮比例,比较大,老弱比例甚小。)

  (那就按,老人比例为二十分之一算。此中体弱难行者,再为老人之三分之一,为六十分之一。

  (一辆板车,同时可搭载十人歇脚。)

  (即,一辆车,可管十人。)

  (即,一辆车,可满足,六百人人口的搭载歇息需要。)

  (军中民夫算九千,除六百,得十五。)

  (现有车五辆,还缺十辆。)

  一番心算之后,李孟羲提笔又写。

  “民夫(特指黄巾流民,民夫与民夫也有不同,由黄巾流民构成的民夫,与从百姓中征兆的民夫,人员年龄分布差别很大),每六百人,配收容板车一辆。”

  “待收容队车辆满配之后,再分配伤兵营,再分配妇孺营,再分配辎重后队,最后,分于民夫营。”

  杂七杂八的写完了,兵略相关为重点。

  李孟羲在麻布匹上,画了一道杠,重点标记,以做区分。

  “初练兵,略悟练兵相关。

  其一,兵员选拔之要,古来言说纷纷,有说秦地兵耐苦战,有说矿工众合而耐劳。此有时代之局限,皆不足学。

  纵是烂铁,也能炼成精钢,不制于地域,不制于兵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