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六章_青云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下我悔过,跟你?和好如初,自然要带你去吃烧鹅。”-

  “先?说好,”青唯坐在“风雅涧”的竹舍内,经一番深思熟虑,对江辞舟道,“你?此前说不占我的便宜,我也不会?占你?的便宜。我受人之托,所查旧案与洗襟台有关,十分凶险。眼下我既知道加害徐述白、替换洗襟台木料的人是何家父子,那么我接下来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查明此事。

  “此前在折枝居,何鸿云已经对我起了杀心?,对你却只是试探,你?眼下知道了扶冬上京的缘由,不必涉险相帮于我。同样,待会?儿我听了扶夏的线索,不会?干涉你?行事。”

  江辞舟问得直白:“那个让你跟我打听宁州瘟疫案的人,你?不肯告诉我他是谁?”

  青唯不吭声。

  江辞舟也没强求,又问:“你?要帮扶冬寻找徐述白么?”

  青唯思忖一番,“如果能找到他,了却扶冬姑娘的心?愿,自然最好。但我本事有限,势单力?薄,只能尽力?去查,别的不敢多允诺。”

  江辞舟笑了笑:“你?怎么就知道你?我的目标不一致?说不定我们是同路人呢?”

  他很快收了笑容,平静道:“说回瘟疫案,昨晚跟扶冬聊得仓促,如果你?没忘,扶冬最后说,她虽怀疑真正替换木料牟取暴利的人是何家父子,但五年前洗襟台初建,何拾青在京中养病,何鸿云去了宁州督办一桩瘟疫案,没有一个人在陵川。”

  这正是青唯最挂心?的。

  曹昆德这个人,面上不显,但被他盯上的案子,其中必有蹊跷。小小的一桩瘟疫案,究竟有什么内情?

  青唯这么想,就这么问了,“这桩瘟疫案,与洗襟台有什么关系吗?”

  “德荣。”江辞舟唤道。

  德荣会意,提起一旁的桂花茶,给青唯添了一盏,“少夫人,您吃茶,容小的慢慢说。”

  “这瘟疫案说是‘案’,其实最开始,是一桩很小的小事……”

  差不多是洗襟台刚修建那会儿,宁州一带的一个小镇上闹了瘟疫。疫症虽厉害,好在症状非常好分辨,医书上也有治病的古方记载。

  有了方子,一切就好办了。只要把病患集中起来,及时隔离,尽早给药,病情很快就散了。

  “唯一的难点,那药方子里有味药材有点昂贵,宁州一带没有,官府也没屯,叫缠茎夜交藤,于是宁州官府便把这事禀给了朝廷,希望朝廷帮忙筹集药材。”

  当时正是昭化帝在位的第十二年。

  大周建国,起初羸弱,后来渐渐富强,关键在于民?富。尤其昭化帝继位后,还商予民?,朝廷除了把控盐与金银矿,许多物资买卖都放给了民?间,包括茶叶瓷器、木料药材等等,民?富了,征纳的税便足,国库便充盈了。

  所以朝廷接到宁州的邸报,发?现太医院的库存并不多,就选派了一个户部郎官,让他负责从民?间药商里以正当银价购买这种夜交藤,早点给宁州发?去。

  这个差事好办得很,所以谁没想到正是这个郎官收购夜交藤时,出了事。

  “当时市面上的夜交藤所剩无几?,郎官里外忙了七八日,才收来十来斤。宁州那边为了治疫,等不及,只好先?出高价跟其他的州府与药商收。虽然收得慢,价格高,好歹收到了一些。但耽搁了这么一阵,宁州的瘟疫也扩散了,宁州的府官不忿,心?道是郎官堂堂一个户部办事大员,身在京城重地,怎么可能连点药材都收不到,一怒之?下,一封奏疏把他告上朝廷。”

  “瘟疫这事,说小也小,要是闹大了,那可不得了,朝廷自然要彻查。就在这个时候,何鸿云请缨了。”

  何鸿云那年刚入仕不久,领的也是个荫补闲差,太常寺七品奉礼郎。

  按说他的职衔,与治疫这差事八竿子打不着,但他爹何拾青是当朝中书令,他既然请缨,朝廷自然愿给他一个机会。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