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5章 被扬州盐商恨之入骨的鲁商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南繁华扬州起,

  水陆物力盛罗绮。

  朱橘黄橙香者橡,

  蔗仙糖狮如茨比。

  一客已开十丈筵,

  客客对列成肆市

  从这些略显夸张的诗句里,应该能感受到扬州的繁华,和盐商的豪奢排场。

  大盐商们普遍都是资本“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九百万两”盐商除了赚盐业的钱,还掌握着大笔的金银,高利贷那是正常的商业金融。

  “扬州好,

  侨寓半官场,

  购买园亭宾亦主,

  记住网址

  经营盐典仕而商,

  富贵不归乡。”

  对比家乡干旱严酷的生活环境,豪富的盐商们,纷纷在扬州城内城外,兴建各式各样的豪宅大院,享尽人世间的繁华。

  可惜在另一个时空,建奴南下后,整个城市变成断壁残垣,但是天生的地理优势又让这座城市逐步重建。

  相对来说,咱们的鹏大帅,是这座城,以及所有逃脱,被建奴入关屠戳之宿命的城市,最大的恩人。

  可惜这一切无人知晓,但看着这摩肩接踵,人潮汹涌的繁华都市,汪鹏还是与有荣焉。

  穆诚详细讲解了这座城市,各大盐商的来龙去脉后,汪鹏才真正了解了,为什么这个南方的城市,居然是西北的商人最牛叉。

  明朝中前期“开中法”,陕西、山西商帮崛起于泾渭之滨,兴盛于广陵故地,号称全国各大商帮中成名最早、资格最老者。

  大约30斤粮食运到边疆可换一份“盐引”300斤盐。只要有路子,这里面的利润吓死人的大。

  然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明中叶以后“折色法”,徽商大举涌至扬州经营盐业,开始面对面的竞争。

  在另一段历史上力压西商,形成垄断,以至于后来,一般人提及扬州盐商历史,大都“只知有徽,不知山陕”了,当年秦晋联手大战徽帮的往事,更几近湮没无闻。

  两淮八大总盐商中,西商徽商,各占其四。常住扬州的陕西商人不仅经营淮盐,还将业务扩展到典当、布匹、皮货、烟酒等行业。

  但既占地利、又得人和的徽商异军突起,咄咄逼人,且因其“左儒右贾”的传统,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动辄喜欢发起诉讼,与山陕商人屡屡发生商业冲突。

  然而这一切,随着以站在台前的鲁泽文,鲁家商行为首的鲁商强势崛起后,原本的历史猛地拐了个弯。

  现在鲁商是徽商、秦商、晋商三大顶尖盐商共同之敌。

  ……

  低调的鲁泽文鲁庄主,原本只想安安稳稳挣点小钱,因为当年鲁家庄破庄之时,汪鹏对他的勇气和担当都很欣赏,也就选择了他作为黑风寨盐业外销的代理商。

  结果又牵连上,捡漏的黄县县令马鼎文,这个家里有矿的隐形豪富,再加上刘振的庇护,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且红旗城不同于普通的商业合作,追求的并不是利润,而是人力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