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5章 八连城寨血泪史,两万五移民的血债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军陆战队一个连,接管被轰成废墟的炮垒,封锁了巴石河上的桥梁。

  现在马尼拉港南岸的居民区,已经彻底脱离了西班牙人的控制。

  马尼拉城的北面,是一大片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长满了一种很是柔软的草,吕宋的土著人称这种草叫“马尼拉”。

  西班牙殖民者第一次登陆时,还是海商的模样。

  他们指着这个风景优美的平原,问土著人这是什么地方?

  土著人以为他们问这是什么草,就热情的告诉他们,这叫“马尼拉”。

  好吧!马尼拉由此得名。

  孙红旗安排好陆战旅布防之后,赶到巴石河桥头堡防线,李卫正在和八连的移民首领在了解情况。

  从唐朝时开始,就有有据可查的明确记录。

  华商坐帆船乘北风南来,满载中国的丝绸、瓷器、农具和装饰品。

  首发网址

  到吕宋岛来交换当地土产的龟甲、海参、鱼翅、燕窝和珍珠等海产品。

  完成交易后,又乘南风返回中国。

  这就是中吕史上最著名的“大帆船贸易”。

  随着航线的稳定,本地的商业日渐繁盛,许多华商就开始居留下来,以披荆斩棘的精神,在海外开辟新天地。

  所以不要说什么,西班牙人给这里带来了贸易和文明,全是狗屁!

  只有华人才真正给这里带来了繁华和文明,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只有疯狂杀戮,和贪婪至极的掠夺。

  “八连”城寨,是西班牙殖民时期集中和限制大明移民的区域,更像是一个便于管理的集中营。

  在西班牙统治时期,是大明移民支撑起了整个殖民地的经济。

  在满足了西班牙人需要的同时,华人移民庞大的人口,也使他们感到恐惧。

  隔个几十年就对华人移民迫害、骚扰、直至大屠杀。

  华人移民被迫只能居住在“八连”,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体系,八连城也记载了早期华人移民的血泪史。

  和李卫在谈话的,是八连城寨的一位非常有威望的中年首领,叫林行哲,今年32岁。

  他是天启年(1603年)马尼拉大屠杀的不多的幸存者,父亲是福建泉州人,母亲是本地的混血华裔。

  大屠杀那天,凑巧他母亲带着他回八连城外的娘家省亲不在,等收到消息时,母舅家庇护了他们母子。

  父亲和大哥都在屠杀中被害,尸骨无存。

  母舅家已经融入当地的土著社会,还是个部落小头目,和当地人没有什么区别,才逃的一难。

  当时他已经三岁了,记忆中只有惊天的惨叫,凄厉的哭嚎,和冲天的大火,飘满巴石河肿胀变形的尸体。

  几年后,母亲想方设法登上了回泉州的海船,回到老家,认祖归宗。

  在族亲的帮助下,入了南少林(泉州府镇国东禅寺),勤学苦练了一身好武艺。

  母亲过世后,一无牵挂,为了报仇,又回到八连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